Google Glass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智能穿戴行业的神经。
虽然谷歌眼镜只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分支,并不能代表整个智能可穿戴行业,但其在前沿技术方向的探索足以影响整个智能可穿戴行业。
智能穿戴产业发展。
谷歌眼镜被许多人认为是商业上的失败,因为我们通常的看法是基于它以前的产品。
事实上,对于之前的谷歌眼镜来说,它只是一个被带入公众生活并在“无数”实验室进行测试并呈现给公众进行商业测试的版本。
后来又在医疗、企业等领域开展。
更多探索。
当然,谷歌眼镜最大的贡献是引爆了整个智能穿戴行业,推动了智能穿戴产业链的建设。
也就是说,谷歌眼镜的出现,真正激活了整个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
同样,智能眼镜这一可穿戴设备的细分领域,也直接因谷歌眼镜的出现而迅速出现并迅速形成。
一些创业者模仿“曾经的”谷歌眼镜,进行不同层面的商业化探索。
然而,“前身”的谷歌眼镜只是智能眼镜的过渡版本。
无论其技术、应用和产品形态如何,我们今天的“模仿”本质只是模仿一个Google测试产品。
这意味着如今谷歌智能眼镜的许多追随者很快就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以说,真正的智能眼镜市场还没有到来。
据 The Information 的一些消息显示,Project Aura(谷歌智能眼镜)的开发蓝图上目前计划推出三款可穿戴设备。
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企业版,是一屏完成的,而另外两个则基于目前的测试版,在技术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有几项技术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基于骨传导的语音交互技术,通过内耳的骨骼传输声音,但并不隔离外界声音,资料称其为“戴在脸上的耳机”; 第二个是眼动交互技术,通过眼球的识别和一些眼球运动来实现控制和交互;第三是光波导光学技术,该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是智能眼镜的标准技术,这将直接推动智能眼镜走进大众生活。
也就是说,光波导光学技术在智能眼镜上的应用,将使智能眼镜变得隐形。
或者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智能眼镜是一种特别“智能”的智能眼镜,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别扭,但是融入了光波导光学技术的智能眼镜才是真正的智能眼镜,它的外形就像是与当今任何一副普通眼镜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智能集成在它们的“背后”。
也就是说,前段时间发布的《碟中谍5》中呈现的智能眼镜,从形态上来说,只是一副“普通”的眼镜。
它们并不像谷歌之前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那样,总是给用户带来很多不适。
光波导光学技术通俗的理解就是将屏幕显示技术集成到眼镜本身的镜片中。
然而,目前谷歌测试版的智能眼镜,以及市场上推出的一些追随者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非常引人注目,甚至这种佩戴并不能带来舒适的身心感受给用户。
只有将显示技术无形地融入镜片中,才能真正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的普及,就像苹果智能手表选择以传统手表为载体的商业化道路一样。
当然,还有一项更先进的技术,这也是智能眼镜产品形式的终极技术,那就是直接与现在的隐形眼镜融合。
谷歌智能眼镜的新方向至少让我们对智能眼镜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智能眼镜的技术方向。
只有智能以无形的方式存在,智能眼镜才能称为智能眼镜。
真正的智能穿戴产品。
而其引发的市场可以说是无限的。
对于近视患者或想要增强视觉能力的人来说,它也将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借助智能眼镜,我们可以真正拓展我们的视觉感官功能,让我们成为梦想中的“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