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全面屏”成为手机厂商追求的新趋势以来,高屏占比手机的出现手机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太大的问题——砍掉正面实体按键的全面屏手机给用户日常操作带来不便。
虚拟按键的效果虽然简单粗暴,但挤压显示空间显然违背了“全面屏”的初衷。
率先推出全面屏完美交互解决方案的苹果,成为了很多后来者模仿的对象:它是基于iPhone X的手势操作,稍作修改后应用到自家产品上,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创新程度。
魅族Flyme全面屏手势的推出,让大家看到了基于更好用户体验的创新。
Flyme的全屏手势交互方便快捷:从底部向上短划返回,从底部向上长划返回桌面,向上滑动暂停呼出后台多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交互还充分考虑到了左右手的操作。
不仅可以在底部进行操作,用户还可以在屏幕左右侧边栏上使用相同的滑动动作进行返回、返回桌面、呼出多任务处理。
“回归”是Flyme洞察用户习惯的重要体现。
Flyme团队注意到,目前用户使用过程中“返回”的频率大于“返回桌面”。
例如,用户在微信聊天时需要返回首页,或者在微博评论后返回时间线。
相比其他厂商在侧面或底部的返回手势,Flyme的全屏“返回”手势更加简单、高效。
用户可以从屏幕任意边缘滑动返回,操作更加方便。
对于“返回”和“返回桌面”可能出现的误操作,Flyme团队通过容错区设计结合反馈动画避免了这一问题,让两种手势能够自然区分。
(动画演示)首先,Flyme对于短划和长划操作的判断误差空间较大。
短划只需轻轻滑动,而长划则需要在屏幕上滑动一定距离。
同时,Flyme在系统动画方面还使用了两种手势来区分——短划底部有水波动画,长划触发返回桌面功能桌面会同时缩小时间,让用户更容易区分和识别。
经过几次操作,用户就可以快速上手并积蓄动力。
同时,Flyme的全面屏手势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兼容性。
面对很多应用都具有侧滑调出菜单的功能,Flyme的全屏手势还预留了侧边框上方四分之一的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中侧滑调出菜单。
与一些系统将底部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各种操作相比,Flyme 的全屏手势基于整个屏幕三边的滑动,操作起来更加轻松、自由。
同时,Flyme的全屏交互统一了交互方向,让用户更容易形成操作习惯。
无论是之前广受好评的mBack,还是如今的全面屏手势,Flyme这个国产定制系统,始终把用户交互体验放在第一位。
在目前缺乏创新的全屏手势交互解决方案中,Flyme从用户体验出发,打造了高效易用的全屏交互解决方案。
其创新精神和不断提升的用户体验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