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缺少杀手级应用!智能手表市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时间:2024-05-22 18:31:31 科技赋能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可穿戴设备成为IT企业另辟蹊径的另一个领域。

尤其是智能手表,掀起了行业投资热潮。

但产品本身的诸多缺陷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这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日前,HTC 宣布,原定于今年推出的智能手表将“缺席”,推迟至明年。

智能手表市场逐渐从过去的企业蜂拥而至,转变为如今IT企业的谨慎态度。

这间接反映出智能手表遇到了发展瓶颈,尤其是产品寿命等问题。

厂商迫切需要在智能手表的续航等功能上下功夫,以增加用户粘性,避免智能手表成为昙花一现的“时尚产品”。

  智能手表市场已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计算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智能手表作为首轮产品,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IT企业竞相争夺的热门商品。

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仅深圳一地,就有至少50家生产智能手表的企业。

加上其他城市的企业,国内该行业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

近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Basis Peak。

在众多企业蜂拥而入的同时,智能手表也因产品价值定位不明确、设计有缺陷、功能不完善等受到业界质疑,正处于混乱的黑暗前夜。

近日,HTC宣布,原计划今年推出的智能手表短时间内不会与消费者见面,可能要到明年才会亮相。

HTC America 总裁 Jason MacKenzie 表示,HTC 智能手表的推迟并不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而是该公司对产品卓越的追求。

去年,HTC首席执行官周永明也表示,除非这款智能手表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否则他们愿意生产它。

如果它仍然只是一个花哨的或概念性的产品,该公司就不会生产它。

台湾公司华硕计划推出 ZenWatch 智能手表。

据腾讯数码透露,首批推出的华硕智能手表极为限量,仅约人民币5万元,且仅在本土中国台湾地区发售。

至于华硕为何推出限量版ZenWatch,据悉,限量供应是因为产能问题,而表盘的曲面设计很可能会导致生产线出现问题。

华硕没有发表评论。

不可否认,该行业缺乏杀手级产品。

智能手表市场潜力无限,但目前市场并不火爆。

博斯咨询首席执行官龚斌将当前的智能手表市场形容为“万事俱备,但东风已吹”。

“他指出,资本市场和硬件厂商对该领域非常热情,但市场最重要的部分——消费者却很冷淡。

原因是行业内没有杀手级产品。

首先,功耗和续航问题,这也是消费者最诟病的问题,据了解,夏普黑白屏的Pebble手表只能续航一周,而大多数彩屏的智能手表只能续航1-2天。

9月中旬,苹果智能手表发布,但续航也受到质疑 据了解,Apple Watch支持无线充电技术,需要每天充电一次,但距离上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明年初有消息称,作为领先的智能手表产品之一,三星官方宣称可以续航2天,但实际操作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理想可见。

电池寿命并不令人满意。

这已经成为智能手表的通病。

二是价格壁垒。

苹果在发布 Apple Watch 时透露,该产品的售价为美元起,而两年合约的 iPhone 6 售价也为美元起。

性价比一目了然。

购买Apple Watch也是苹果智能手表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

美国投资银行 Piper Jaffray 的最新调查显示,只有 7% 的人表示自己已经拥有智能手表,只有 16% 的人有兴趣花美元购买 Apple Watch。

与手机的兼容性问题、人机交互不流畅、生态系统不完整、应用缺乏等也制约了智能手表的发展。

亟待摆脱受欢迎但不受欢迎的困境。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每年1万台,是全年出货量的10倍、15倍。

根据 Gartner 分析师的预测,全球智能手表市场有望增长。

,到今年将占据手表市场消费份额的40%。

尽管市场机构对智能手表的前景十分看好,但仍有业内人士指出,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等功能有限,很难取代目前流行的智能手机。

据了解,目前智能手表大多采用毫安电池,续航时间有限,用户需要经常给智能手表充电。

但如果使用更大容量的电池,智能手表的整体设计就会受到影响。

便携性带来了麻烦。

这种矛盾导致很多消费者放弃了智能手表产品。

因此,智能手表的续航是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柔性电池或可解决智能手表续航问题。

Imprint Energy 是一家开发柔性可充电电池的加州初创公司,它一直在测试超薄柔性锌电池。

这或许会给智能手表带来好消息。

至于功能匮乏的问题,目前智能手表主要集中在健康领域。

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心率检测器、NFC和语音识别都出现在不同的智能手表设备中。

但专业级医疗功能仍是空白。

专家建议制造商可以开发专业级医疗芯片并将其应用在智能手表中。

同时,在应用层面,厂商需要开发更多杀手级应用,完善智能手表生态系统,增加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