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碎片化的可穿戴设备有哪些技术亮点?

时间:2024-05-22 18:17:12 科技赋能

与智能手机市场有很大不同,智能手机市场有20%的主要用户购买了大约80%的产品。

物联网和可穿戴市场的未来版图将是一个长尾——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

 根据美国科技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到2020年,50%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自于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初创企业老的。

换句话说,那些有潜力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仍然存在于另一个车库企业家的头脑中。

五年后,大约一半的产品将达到销售临界点,另一半将继续被边缘化,但这个市场的产品将极其丰富。

Gartner预测,整个物联网最畅销的产品将是LED智能灯泡,年出货量将达到10亿颗。

可穿戴设备中最受欢迎的是蓝牙耳机,届时每年销量将超过1亿台。

我们现在谈论的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眼镜、手环等运动监测设备将密集排列在一个轴上,年出货量略低于1亿件。

到2020年,包括戴在手腕上、贴在身上或戴在头上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超过5亿台。

整个物联网将会有1亿的出货量。

如果你对这些数字不了解,可以用今年的数字进行比较。

今年Gartner预测智能手表、手环和运动监测设备的总出货量将达到10,000件,同比增长38%——大幅两位数增长。

未来五年,可穿戴设备很可能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但即便如此,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五年内仍然无法撼动手机的地位。

它将作为智能手机的扩展,使用传感器为手机提供可分析的数据。

手机的背后是云存储和云计算中心支持的数据分析。

总有新技术会更受欢迎。

其中,“永远在技术上”将是一种趋势。

Gartner预测,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普遍配备DSP芯片,即快速处理语音通话信息的芯片。

它确保我们通过大多数手机几乎没有延迟地听到对话。

Siri等语音助手的普及将成为不方便输入文字的智能穿戴产品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更灵敏的光电半导体将被嵌入可穿戴运动产品中,例如耳塞、臂带或腕带。

更细致的触觉反馈技术,例如Apple Watch上的线性谐振执行器,将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将持续监控传感信号,并在必要时将主处理器从自动睡眠模式中唤醒,以降低功耗。

柔性电池和共形传感器这些曾经应用于电子纹身的技术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Gartner研究总监Annette Zimmermann在采访中特别提到,Apple Watch的出现让智能可穿戴设备备受关注。

三星、索尼和联想等公司想要与苹果竞争,需要拿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生态系统上下功夫。

 Gartner的研究认为,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应该追求高产品价值,而不是低产品价格。

这个价值来自于更好的垂直解决方案和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

三星收购的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和苹果的健康平台Healthkit都在试图理解众多可穿戴设备生成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