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四月介绍:“本以为会是张亚勤,没想到第一个离开的是吴恩达。
”不过,从内部人士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并不令人意外。
智东西网3月22日上午报道,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英文自媒体平台Medium以及微博、Twitter等社交平台发表公开信,宣布将辞去百度职务。
“开启人工智能领域新篇章”透露了吴恩达的下一步计划。
百度随后以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等方式做出回应。
2016年5月,吴恩达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首席科学家,负责领导百度研究院,特别是百度大脑计划。
作为百度前二号人物、中国科技行业最重要的外援,吴恩达辞职的消息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谁逼首席科学家离开?吴恩达(Andrew Ng)是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
此前,他曾担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师从机器学习大师 Michael I. Jordan。
据说他的课程非常受欢迎,已有100多名学生选修过。
2016年,吴恩达创立了谷歌深度学习团队,并领导了传奇的“谷歌大脑”项目,也被称为“让猫识别照片”。
2006年,在时任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常务副院长余凯的推动下,吴恩达加入百度,并在硅谷创办了百度研究院。
过去一年,吴恩达一直活跃在中国。
尽管消息突然,但业内人士对这一决定并不感到意外。
由于陆奇的到来,百度在过去两个月内经历了六次内部举措,包括大刀阔斧的部门整合、人事变动以及两次价值数亿的投资/收购。
(详情请参见《特写:陆奇上任百度的51天 连烧六把火》)。
人事重组在意料之中,但“本以为会是张亚勤,没想到第一个离开的是吴恩达”。
根据智西西第一次采访中收集到的情报,吴恩达离开百度的原因可能有四个:1)内部分歧。
有业内人士表示,百度大脑的愿景与吴先生一开始的愿景并不一致,长期来看难免会出现重大理念差异。
此外,一位百度核心员工告诉知悉东西,“一开始我主要想让吴负责自动驾驶汽车,因为他妻子的公司也做自动驾驶汽车,所以这个业务和他的业务分开了。
” 。
此次业务调整可能会与之前的愿景产生偏差。
2)真正的权力已经黯然失色。
权利和空间太少。
内部权力斗争很激烈,不善争斗的吴先生也许会生气,也有很多资源,但他们已经不再受他的控制了。
百度员工向知喜喜透露,“百度原有的四个研究院已合并,由林元庆一人负责”。
3)百度变了。
百度贴吧、魏则西、李明“腐败”事件之后,百度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百度了。
无论是元气严重丧失,还是糟糕的一年,百度都暴露出了太多需要处理的漏洞和问题。
对于吴恩达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来说,初衷已经是矛盾的。
4)外部调用。
“行业里有比较重要的发现,还不如趁没人做的时候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在这里开展新业务的想法并非凭空而来。
上述黄恩达妻子创办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Drive.ai或许是一个重要线索。
此外,一位疑似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内部人士透露,吴恩达在离开前曾为百度解除后顾之忧:百度应该对安朱的离开有所准备。
开个玩笑,会有很多牛人登陆百度实验室的消息。
感觉更像是安主帮助百度找到了一批适合百度实验室的优秀教授,然后就离开了。
当然,与片面遗憾的声音不同的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并不看好吴恩达的离开和走向:话虽如此,安德鲁在百度的这些年过得很好,但下雨就不太好了!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实现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先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也任重而道远。
如果吴恩达放弃了百度的人才、百度的大数据、百度的服务器群、百度的自由(百度公关看好如何写清理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断定人工智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性感?毕竟,没有数据,没有大规模服务器的支持,没有人才,就不可能产生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
新的章节指向哪里?吴恩达在公开信中明确表示,“离开百度后,他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事业,通过人工智能改变社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长期囿于谷歌、百度等大公司架构和模式的吴恩达,面对汹涌澎湃的人工智能浪潮、创业和扁平化的召唤,重返硅谷,显然更加兴奋。
文化。
综合圈内各方信息,“Drive.ai”极有可能是吴恩达的下一个目标! Drive.ai于2010年由斯坦福大学的多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创立。
它开发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无人驾驶软件系统。
去年4月,其获得了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更重要的是,Drive.ai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Carol Reiley 是吴恩达的妻子。
今年2月,Drive.ai发布了一段其自动驾驶汽车在雨夜进行测试的视频。
众所周知,由于光线、视场有限等问题,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雨夜实现自动驾驶比晴天要困难得多。
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不敢轻易尝试这个测试场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Drive.ai的实力。
与吴恩达相比,他的妻子卡罗尔·莱利(Carol Riley)也是科技领域的奇才。
她曾就职于著名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拥有六项专利,被评为硅谷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一。
“艾达终于追随自己的内心,开始了他的无人驾驶之旅。
”百度回应:王海峰接任。
百度随后确认了吴恩达辞职的消息,并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了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
百度宣布整合百度核心技术,包括NLP、KG、IDL、语音、大数据等,形成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AIG),并任命百度副总裁王海峰为总负责人。
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系统(AIG)。
同时,他晋升为Estaff成员,向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汇报。
结论 在昨天会见以色列总理的过程中,李彦宏仍然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人工智能,并展示了一个他自己参与创建的《智能革命》。
那时候,他不知道失去一位少将是什么感觉。
百度的业务能否通过这些重大变革得到重振?频繁的人事风波会导致弃旧立新,还是会导致民众士气消散?对于吴恩达等从光环出身走向创业的勇士来说,热情过后,他们将面临不亚于小团队的缺点和困境的挑战。
最后附上黄恩达先生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中,吴恩达高度评价了百度的人工智能研发进展和技术实力,并大力称赞李彦宏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好的CEO”。
“正如一百年前电能改变了许多行业一样,人工智能也在改变医疗、交通、娱乐、制造等各大行业,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
我更关心人工智能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总是感到兴奋和期待。
”他补充道,除了致力于人工智能本身之外,他还将探索新的方式来帮助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爱好者,“让我们一起使用人工智能。
”为全社会赋能,取得更多成果。
”以下为吴恩达公开信原文: 开启人工智能领域新篇章 亲爱的朋友们: 我即将辞去百度工作,告别我一直领导的人工智能团队。
人工智能非常强大,团队从上到下都有非常优秀的人才,因此我坚信百度的人工智能会在离开百度后继续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改变社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百度人工智能我于2006年加入百度,负责人工智能工作,目前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已发展到近100人,其中百度研究院成员100人。
每天有数亿用户使用我们的人工智能软件。
我们通过许多人工智能产品项目来支持搜索、广告、地图、食品配送、语音搜索、安全、消费金融等现有业务,以改进产品并带动收入。
我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来开发新业务。
这两年,我的团队每年都会孵化出一个新业务:一个是无人驾驶,另一个是DuerOS语音交互计算平台。
我们也在孵化一些非常有前途的技术,比如人脸识别(当注册用户接近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大门时,大门会自动打开)、美乐逸(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对话交互机器人)等。
作为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首席架构师,我很自豪能够带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和崛起。
百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人工智能各个重要领域拥有世界级专业知识的公司之一,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诸多方面。
我非常荣幸能够领导百度人工智能团队,与百度优秀管理者、杰出工程师、科学家、产品经理等优秀团队一起工作。
李彦宏是第一位高瞻远瞩的大公司CEO,清晰地看到了深度学习技术的巨大价值。
他也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优秀的CEO之一。
首席运营官陆奇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业务经理。
在他的带领下,百度的人工智能将不断结出硕果。
AI技术平台系统新任总经理王海峰是一位杰出的研究员和技术带头人。
在他的坚强领导下,百度AI团队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新任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是一位杰出的技术和业务领导者。
他将完善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更多的商业成果。
在他们的坚强领导下,在亚当·科茨、景鲲、李平、徐巍、朱开华等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努力下,百度的人工智能将不断奋进,我将为之喝彩。
我很荣幸能够向中美两大人工智能强国的人工智能界学习。
美国善于创造新技术、新理念,中国善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好产品。
我很高兴有机会努力工作,为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崛起做出贡献。
人工智能是新的电能。
正如一百年前电能改变了许多行业一样,人工智能也在改变医疗、交通、娱乐、制造等各大行业,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
对于人工智能将带我们走向何方,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兴奋和兴奋。
作为谷歌大脑项目创始人和百度AI负责人,我在这两家顶尖科技公司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但人工智能的潜力远远超出了其对科技公司的影响。
我将继续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来引领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
除了推动大公司使用人工智能之外,还有很多创业机会和对人工智能更深入的研究。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个人都拥有一台可以自由地进行语音对话交互的电脑,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可以诊断我们疾病的医疗机器人。
工业革命将人类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我希望人工智能能够将人类从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在交通繁忙的驾驶中。
这项工作不可能由任何一家公司单独完成。
这是全世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共同话题。
我在Coursera上的机器学习MOOC课程帮助很多人进入了人工智能领域。
除了致力于人工智能本身之外,我还将探索新的方式来帮助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爱好者。
让我们用人工智能赋能整个社会,取得更多成果。
我从未如此乐观地认为我们将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帮助大家!吴恩达 (Ng Enda)、origin、imno 和 Mo Ying 也对本文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