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家电企业来说,现在正进入一个悖论时刻。
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AR/VR、智能化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给了家电企业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一些家电企业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无法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
此外,面对新零售趋势,一些企业甚至试图采取古怪的做法,继续发展线上渠道。
就笔者而言,奥克斯是一家处于困惑之中的代表性家电企业。
深陷专利战、总是败诉的它,为了暂时增加销量,加大了线上渠道……虽然没有自身强项的奥克斯,仍然能够取得一定的销售业绩,但其实是在危及到自己的利益。
其未来的发展。
它变得越来越窄。
奥克斯深陷专利战,举步维艰。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奥克斯来说有些挣扎。
本来,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奥克斯应该抓紧销售空调产品才能取得好的销售成绩,却被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压垮了。
奥克斯最不愿意面对的,是大多数二三线品牌的痛点——专利。
就在4月24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格力诉奥克斯侵犯实用新型专利等六起系列纠纷作出一审判决。
在其中三起案件中,奥克斯构成了对格力的专利侵权。
一审,奥克斯被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处以罚款共计1万元。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家电行业专利侵权赔偿的新纪录。
笔者认为,天价罚款的开出,已经证明了奥克斯在专利侵权方面的深度。
换句话说,奥克斯已经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笔天价罚款并不能反映出奥克斯在专利方面的弱点。
这并不是奥克斯近年来第一次因专利侵权而被法庭起诉。
例如,今年4月,美的起诉奥克斯,索赔1万元。
理由是美的认为奥克斯的一款空调产品涉嫌专利侵权。
今年6月,格力起诉某奥克斯空调侵犯格力名为“上下水盘与底壳一体化”的专利,索赔1.1亿元!据笔者了解,从2000年到2008年短短两年时间里,格力起诉奥克斯空调“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胜诉12次。
另一白色家电巨头美的也多次起诉奥克斯空调“侵犯发明专利权”和“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并已14次胜诉。
在奥克斯与格力、美的专利侵权诉讼相关的法律文件中,近年来,除了少数格力、美的主动撤诉的案件外,奥克斯几乎全部败诉!高失败率反映出奥克斯在专利层面的弱势。
在专利领域少有建树的奥克斯未来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空调行业将走向新的环境。
在消费升级和前沿技术不断落地的背景下,中国空调行业正在从原来的价格战、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阶段。
价格不再是购物的焦点。
以专利为基础的技术之争是各空调企业竞争的核心。
如果不能在专利基础上拥有领先优势,就无法占据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但显然,深陷专利战的奥克斯并没有完全掌握其核心技术。
面对频繁的专利战,奥克斯只能仓促应对,节节败退。
本身没有技术实力的奥克斯,实际上正在削弱自己的竞争力,给未来蒙上阴影。
忽视“新零售”浪潮可能会造成惨重损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奥克斯在渠道层面也“迷茫”。
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迅速落地。
从新零售的初衷来看,其目标是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让产品突破渠道界限,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在内的多家巨头分别推出了“新零售”、“无界零售”和“智慧零售”。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对零售行业进行重大变革,打造全渠道、全场景、全业态新特征,满足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痛点需求。
这也意味着,新零售落地后,渠道属性将会模糊,未来线上线下渠道将不再区分。
但奥克斯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增加线上渠道,却忽视了渠道整合的重要性。
今年4月,奥克斯表示,随着布局大力拓展线上渠道,奥克斯线上线下比例为6:4。
2016年,这一比例将变为7:3。
也就是说,奥克斯70%以上的空调将通过线上销售。
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空调行业整体线上线下比例为27:73——超过70%的空调产品在线下销售。
奥克斯积极开拓线上渠道,其实是出于必要。
并不是因为奥克斯不想拓展线下渠道,而是因为它想避开与格力、美的等巨头的线下竞争,规避自身线下渠道的弱点。
但空调作为大型白电产品,其产品属性决定了线下渠道仍是主体。
而随着未来渠道发展趋势走向融合,线下渠道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奥克斯的异常渠道变革实际上是与行业未来趋势背道而驰的。
忽视快速发展的新零售浪潮,奥克斯可能会受到重创。
或许,几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结果。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额1亿元,同比增长14.9%。
但与去年同期31.9%的增速相比,行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
这也从侧面表明,航天产业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面对较小的增量空间,各空调企业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市场。
然而,奥克斯在专利和技术方面不具备优势时就误入歧途,而在渠道方面则因专注于线上渠道而略显“畸形”。
在或进或退的空调行业,奥克斯面对众多竞争对手的攻击和自身战略的偏差,或许会逐渐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