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灵,VR购物的幽灵,萦绕在各大电商平台老总的心中。
为了抓住这个鬼魂,各大电商玩家似乎也从最初的保守观望转变为跃跃欲试,在这个新领域大展拳脚。
9月6日,京东宣布成立电商领域首个“VR/AR产业促进联盟”,成立VR实验室,并发布APP“VR购物银河”。
目前,无论是国内的京东、淘宝、国美,还是国外的Ebay、亚马逊,都逐渐透露了各自对于VR的发展趋势和规划。
那么,你们打算如何打这场电视平台上的VR战争呢?人们对“VR购物”的幻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为现实?我们来看看目前各方动向: 京东:成立VR产业联盟,推出“狼群战术” 9月6日,京东在北京召开VR/AR战略发布会。
从本次VR/AR发布会来看,京东计划同时在这两方面发力:购物APP“VR购物银河”提供的虚拟购物体验,除了产品参数描述外,还可以使用声纹以及付款手势。
AR家装产品方案让消费者在装修家居时可以通过AR产品直接看到自己家装的效果。
设计师还可以远程“照镜子”,帮助消费者现场选型和设计。
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京东的“狼群战术”。
与淘宝的虚拟现实计划相比,京东VR一直比较低调。
不过,在本次发布会上,京东却表明自己在虚拟现实领域已经布局已久:宣布已联合英特尔、HTC、英伟达、暴风魔景等30余家上下游企业,等,成立电商领域首个VR/AR产业联盟。
。
未来三年,京东将与暴风魔景达成采购合作,销售1万台VR耳机。
此外,京东还与NVIDIA达成采购合作,将在三年内销售1万张VR显卡。
此次,京东合作选择了人气爆棚的暴风魔镜。
可能是希望通过硬件的普及来解决少数VR购物消费者的问题。
针对商家缺乏VR技术的问题,京东希望提供一套统一的建模工具,方便用户创建统一、标准的电商应用和VR/AR内容,从而降低商家的参与门槛。
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针对长期困扰VR购物的问题,比如购物端应用缺乏、大众化购物终端缺乏、销售端展示能力缺乏、缺乏统一平台等问题。
在其长期目标中,京东甚至还涉足了购物之外的VR其他领域,旨在“统一VR和AR标准,建立内容分发平台”。
京东的高调宣示无疑是对其老对手淘宝的挑战,但“狼群战术”的气势和潜力也是人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淘宝:刷爆朋友圈的“Buy+”即将上线,但这或许只是第一步。
淘宝最为人熟知的,无疑是两个月前淘宝购物节推出的“Buy+”。
当时,这段经历一度刷爆了朋友圈。
“购买+”如此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它提供了“更改尺寸/颜色”、“买家秀”、“存储展示”等链接,首次更全面地描述了VR购物体验。
完整的方式。
应用(虽然还不太成熟)。
此外,与其他仅体验者与产品互动的VR购物应用相比,“Buy+”还增加了虚拟导购和社交互动的作用。
如果按照淘宝此前的宣传,“买+”将于本月上线,但就实际购物体验而言,“买+”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最大的限制也是目前整个VR购物的局限性:因为现实图像的显示和采集仍然存在瓶颈,所以必须使用3D建模来代替真实的物品。
所以除了颜色、款式之外,具体的尺寸、材质、细节都无法测量。
如果想要提供更真实、更深入的体验,成本是第三方淘宝商家无法承受的。
不过,淘宝或许还有后备计划。
京东建立产业联盟后,淘宝也可能推出相应策略,阿里巴巴在VR技术的投资上也不会吝啬:2月份,阿里巴巴领投Magic Leap 7.94亿美元。
混合现实技术真的像宣传的那样成功吗?会是“Buy+”之后的核心技术吗?国美:不是最大,但可能是最靠谱 国美出现在这个地方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
其规模看来是前两者无法比拟的。
这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与服装或其他产品类别相比,国美经营的家装领域可能是最适合VR的。
毕竟,VR家居装修相对于传统家居装修有着真正的优势。
它不仅在虚拟房子里直观、身临其境,还可以让人们做出巨大的改变:改变房子的结构,一秒切换壁纸,或者是改变所有家具的位置只是为了看看效果。
这些只有在 VR 场景中才有可能。
这样看来,从VR技术的角度来看,国美的VR家装可能是电商平台中最靠谱、最容易成功的。
在打法上,国美走的是扎实的线下体验店路线。
2019年,国美将VR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全国97家线下门店建设VR智能体验区。
国美在线依托线下门店打造集移动VR体验区、PC VR体验区、场景化VR体验区为一体的综合性VR体验中心。
比如与暴风魔景合作打造VR体验中心。
今天,国美在线推出又一款家装VR系统。
其声称,用户可以“自由更换设计风格和建材,现场下单并支付定金,实时监控装修过程,打通F2C的中间环节”。
eBay:第一家虚拟现实百货店 在各个电子商务巨头中,eBay是最早采取行动的之一。
5月16日,电商零售巨头eBay与澳大利亚零售商Myer合作推出全球首家虚拟现实百货商店。
当时,eBay还向顾客免费提供了15000件虚拟现实设备商品。
不过,自5月份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eBay在VR购物方面的下一步动作。
亚马逊:招兵买马 亚马逊的VR战略很早就开始了,但对VR感兴趣的是亚马逊工作室,而不是亚马逊电商。
这也引发了长期以来亚马逊是否对VR购物不感兴趣的猜测。
然而,这种观点可能正在改变。
上周,亚马逊通过招聘信息透露了其未来趋势。
“2020年,我们将通过Oculus Rift、HTC Vive和PlayStation VR游戏耳机发布实体和在线增强现实购物体验,并在尚未正式宣布的任天堂下一代游戏机上推出。
”这不禁让人期待,亚马逊在VR购物方面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展望VR购物:麻烦不只是购物,还有技术的限制。
综上所述,随着各大巨头的入局,“VR购物”现已如火如荼地进行。
然而,真正实现你所声称的并不容易。
事实上,目前VR购物一直备受争议。
主要原因是用户数量稀少,存在“投入大”、“体验差”、“平台杂”等各种负面评价。
但更实质性的问题是,除了家居装修等少数领域外,在大部分品类中,VR购物目前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比普通网购更有价值的参考(比如服装,VR试衣平台声称能够提供各种信息,但连最基本的尺寸匹配问题都无法解决),3D建模的粗糙多面体如果用作网络游戏装备还可以理解,但如果要用作真实产品参考一下,恐怕会吓跑很多人。
京东VR/AR实验室技术总监赵刚表示,VR购物应用真正向用户开放至少还需要2-3年的时间。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乐观的预测。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是:VR购物的最大瓶颈不仅在于VR购物终端的设计,还在于现有VR平台的局限性。
要实现全面(而不是尝鲜)的VR购物体验,显示质量、传感技术、动作交互、场景模拟都必须超过目前的最高水平。
短期内巨头的介入与其说是为了生产真正有用的VR购物体验,不如说是为了吸引曝光,同时做技术探索和储备。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场豪门的竞赛,或者说是一场“前哨战”。
真正的战争要到五年后才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