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物联网革命的核心是“网络”而不是“物”

时间:2024-05-22 17:06:01 科技赋能

Gartner预测,每年可连接到网络的物体数量将达到1亿个。

这一数据发布后,不少公司推出了物联网新系统,比如三星的Artik、华为的LiteOS、谷歌昨天推出的Brillo等。

这些新系统将使我们日常使用的更多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从而使物联网变得更加丰富。

但仅仅增加连接设备的数量并不能真正彻底改变物联网。

在谈论物联网时,我们总是更多地关注“物”部分,但事实上,物联网真正的基础和核心其实是网络。

只有发展好网络,才能实现万物互联。

连接性是个好东西,但它的功能是有限的。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目前的情况。

在物联网的概念下,将各种物体连接在一起的是连接性。

换句话说,我们为一切提供网络连接。

如今,当我们谈论物联网设备时,我们更多地想到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计算设备远程控制的设备。

这种远程控制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例如,如果您的家人忘记带钥匙,您可以在办公室远程打开家门;或者在家里安装一个WiFi摄像头,这样你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家里的状态。

当您不在家时,您的宠物是否造成了伤害?今年3月,我们看到一款互联网设备改变了一位经常出国旅行的女性的生活。

有了两个智能运动探测器和一部手机,她可以从任何地方监控家里发生的事情。

有一次小偷闯入她家,她很快就收到手机报警,于是她立即报了警。

当警察赶到时,小偷仍在她家中,最终被绳之以法。

你知道,这个女人当时离家有好几英里。

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没有人会质疑这一连接设备的实用性。

然而,尽管如此,这些设备仍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上面提到的安全系统需要用户时刻保持在线,才能顺利工作。

如果小偷闯入时你的手机恰好没有信号,那么该系统就没用了。

另外,虽然这种智能检测传感器可以与许多其他设备配合使用,但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用户来说,要将其成功安装在指定位置并成功完成调试,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努力。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物联网革命尚未到来。

虽然今天的“智能”设备比它们的祖先更有用,但它们能做的事情实际上距离我们所认为的真正的智能设备还很远。

是的,谷歌的 Brillo 及其竞争对手或许能够将物联网推得更远一些。

但我们距离物联网真正的爆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每个人对物联网都有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你不可能让设备制造商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为用户提供可编程设备,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定制设备的功能,而不是把这些任务留给系统本身。

只有用户最了解用户。

我并不是说每个用户都必须学习编程,也不是说每个用户都必须了解每个系统独特的API。

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为每个设备调整一个“逻辑层”,以便用户可以在这个层面上简单地控制设备。

与智能恒温器一样,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极其复杂,但它具有非常人性化的界面。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操作设备的界面就像打电话一样简单。

这种友好的界面允许用户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复杂的设置。

毕竟,普通用户不需要知道设备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它。

只要有这样的接口,即使是对技术一无所知的用户也可以毫不费力地使用物联网设备定制自己的智能家居环境。

例如,当有人在您的门禁上连续输入密码3次时,除了自动锁定之外,您还可以将其连接到您的网络摄像头,打开相机并拍照。

或者,当你家中的运动传感器检测到入侵者时,它可以立即通知你和你的邻居,并连接到你家中的智能灯泡,使所有灯泡一起闪烁,以吸引屋外人的注意。

物联网的战场不仅仅是客厅。

要知道物联网不仅可以在你家的客厅发挥作用,还可以运用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当你喜欢的球队夺冠时,这条消息会自动推送到你的手机上,然后你的手机会自动打开家里电脑的屏幕,并在屏幕上显示球队的标志;然后你的手机会自动找到你的通讯录中喜欢同一支球队的其他人,并发送一条庆祝信息。

甚至可以自动从酒吧订购啤酒。

只要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物联网的作用将是无限的。

当然,用户并不是唯一受益于物联网革命的人。

企业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改造运营,比如实时监控产品库存、产量、设备故障等,让业务运行更加顺畅。

目前也有类似的企业系统,但此类系统的维护和操作非常复杂,通常需要专家团队来维护。

而如果在这个系统中加入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那么企业的运营压力无疑会更小,系统使用和维护的成本也会降低。

“智能”的真正潜力 计算机正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行业,我们已经多次经历过这一点。

但每一次变化都会带来竞争带来的痛苦。

互联网诞生仅 20 年,我们就爆发了浏览器大战。

现在我们又爆发了另一场物联网操作系统战争。

正是这种竞争不断推高计算设备的标准。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编程标准,就像HTML统一所有浏览器一样。

然而,我们需要为物联网设备添加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操作的接口。

当统一的标准和高度易用的界面到来时,物联网革命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