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将于6月7日发布小米手环2。
在发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米手环光感版,解解馋。
目前,小米手环有标准版和光感版两种,售价分别为69元和99元。
从外观上来看,小米光感版手环与标准版没有太大区别。
依然是由米粒主体和硅胶表带组成。
米粒正面有3个LED指示灯,用于显示手环电池电量以及运动目标进度。
硅胶表带与皮肤接触的感觉非常好。
遗憾的是,手环扣很难与表带接口扣紧,每次都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成功戴上手环。
对于体力较弱的女孩来说,手链戴一次并不容易。
虽然两个版本的手环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仔细观察细节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从手环米粒的厚度来看,小米光感版手环比标准版厚了0.9厘米,重量也增加了0.5克。
最明显的就是小米光感版手环在米粒背面增加了光学心率传感器,这也是这款手环最大的功能升级点。
产品参数方面,小米光感版手环电池容量为45mAh,待机时间仅为10天;而普通版小米手环的待机时间为30天。
电池寿命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测试心率所花费的时间造成的。
如果用户不经常测试心率,小米光感版手环的待机时间可以更长一些。
如果小编不经常使用心率监测的话,待机时间在13天左右。
设备要求方面,小米手环光感版支持Android 4.4及以上版本,支持蓝牙4.0的Android智能手机;它与 Apple iOS 7.0 和 iPhone 4s 及更高版本兼容。
防水方面,支持IP67防水,可以满足日常防水需求。
功能方面,由于是第一代小米手环的升级版,除了继承了上一代的计步、睡眠监测、来电提醒、智能闹钟等常规功能外,还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心率。
监视器。
可能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手环需要添加这个功能。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来简单科普一下这个知识: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是60~次/分钟。
如果静息心率超过60次/分钟或低于60次/分钟,则视为异常。
运动时合适的心率就是“年龄”。
例如,50岁的人,运动心率应控制在次/分钟。
通过可测量心率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控制心率。
因此,想要让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除了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运动和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小编在实际体验心率监测功能时,分别在安静状态和跑步状态下进行了测试。
安静状态下,小编(女)心率波动范围保持在10次以内,数据波动不大,手环会根据心率数据提示健康状况;当小编在一位正在玩游戏的家庭成员(男性)身上测试心率时,前后两次心率分别为次/分和61次/分。
差别有点大。
从这组数据来看,似乎并不是很准确。
但也可能与考试姿势错误有关。
在运动状态下,小米手环光感版也给小编带来了不错的体验。
进入小米运动App跑步页面后,用户可以设置心率监测,比如开启实时心率、配速提醒、心率提醒(这里会有详细的心率数据表,用户可以从这里分析心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最大心率提醒等。
点击开始跑步后,手机会跳转到跑步状态页面,该页面会显示跑步时间、速度、步数和实时数据。
时间心率数据。
用户还可以同时开启GPS定位功能,随时查看自己的运动轨迹。
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小米手环光感版功能相当齐全!另外,除了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之外,小米手环光感版还可以对我们的睡眠质量进行更加良性的监督。
当人清醒/浅睡/深睡时,心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实时心率的变化,可以很好的帮助判断人体的睡眠状态。
同样,心率监测对于判断睡眠状态也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这款光敏手环对于喜欢运动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
但对于不喜欢运动的用户来说,光有这四个功能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众所周知,从第一代小米手环开始,网友就一直抱怨其缺乏时间显示功能。
现在有了光感版本,这个抱怨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