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米宣布在小米酷玩帮上开放小米手环公测申请。
试用价格仅需1元,还有1个测试名额。
虽然只是针对VIP和小米社区账号积分100以上的用户,但这个消息确实是个噱头,让人震惊。
智能产品真的可以这么低价吗?众所周知,小米一直在其涉足的领域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并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取得了胜利。
一批又一批的用户,每次产品一上市,几分钟之内就被抢购一空。
两天前,小米4在37秒内就被抢购一空。
可穿戴设备战场会爆发价格战吗?我们先来说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现状。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集成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
近年来,它一直是移动互联网行业想要涉足的领域,因为它不仅可以与手机联动、共享数据,还可以监测人们的身体状况、睡眠质量等诸多人性化功能,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带来巨大的改变。
而且携带方便,未来很可能会像手机一样成为人们的必备物品。
海外公司很早就开始生产可穿戴设备。
比较出名的有Google Glass、NIKE的Nike+ FuelBand SE,以及Apple iwatch和Samsung gear等手表和手机。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价格昂贵。
。
有的甚至比同类产品高出数倍。
很多用户可能只能无奈叹息。
事实上,可穿戴设备往往是富人的专利。
小米手环的发布无疑是对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一次冲击。
之前近百甚至上千元的价格,突然被小米降价了。
小米的高性价比是赢得众多用户和粉丝的原因。
直接原因。
国内可穿戴市场大部分由初创公司和手机公司组成,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它们很难自立。
初创公司研发能力不强,手机厂商也忙得不可开交,无意全面涉足可穿戴设备。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可穿戴市场这个领域并没有特别大的技术壁垒,价格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小米打价格战无疑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
就像小米手机一样,它用超高的性价比赢得了一大批用户。
但如果价格不具备优势,其他产品可穿戴厂商会因此被压垮吗?笔者认为,这样的影响确实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对于可穿戴设备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当竞争出现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应对。
小米正在发起价格战。
,炫耀着性价比的王牌,但就像小米手机一样,它肯定也有它的弱点,比如功能和美观。
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学道有轻重缓急,艺有专长”。
价格不能比,但功能可以比,开发定位、防盗等功能,出奇制胜。
价格无法比较,但设计可以??比较。
可以做得又漂亮又酷,像珠宝等等,有很多方面可以探索和创新。
无论在哪个领域,用户肯定不希望它成为一家独大。
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能促进产品的发展,越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越能受益于广大用户。
只有这样,才能迎合当今创新时代的主题。
无论你在哪家公司,无论你专注于什么行业,都不能放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