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小米手环靠什么突破可穿戴市场?

时间:2024-05-22 15:59:05 科技赋能

北美时间6月18日上午,纽交所迎来可穿戴设备第一股Fitbit。

本次IPO是今年美国第三大IPO。

《福布斯杂志》 点评:这是今年最激动人心的IPO,也是最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一。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Fitbit的上市将对国际国内可穿戴市场产生积极的激励和示范效应:随着Fitbit的成功上市,国内外智能创业的热情将更加高涨,随着小米、 Jawbone、Nike等一大批玩家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这些新玩家给市场带来了繁荣,也成为了Fitbit的竞争对手。

可穿戴设备的起源年被定义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元年。

自谷歌发布Google Glass以来,可穿戴设备已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新一波智能设备。

眼镜、手环、智能手表以及各种可穿戴设备不断涌现。

从目前来看,眼镜还有些“遥远”,而手环在功能和发展潜力上可能仅限于健康监测领域。

最成熟的是智能手表。

国内创新公司国科电子于2018年6月发布了Geak Watch,这是首款可以脱离手机独立计算、运行和网络的独立设备。

9月不仅三星跟进发布了Galaxy Gear,国内手机制造商酷派也紧随其后。

它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表Cool Watch,一时间让人兴奋不已。

为什么可穿戴设备如此受欢迎?可以说,先天智能具有功能优势,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从目前来看,我们承认智能手表还不能完全取代智能手机。

但随着智能手表行业的繁荣和技术的不断突破,尤其是未来投影技术更加成熟,我们相信已经初具规模的智能手表行业将对手机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工业。

影响,甚至可能完全取代智能手机的地位。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为1万台,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去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

此外,虽然Fitbit仍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其市场份额却大幅下降,从此前的6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左右,表明竞争对手的进入对Fitbit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小米手环:虽然小米这个速度代名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自去年8月16日正式推出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小米手环已拓展至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

预计将于 5 月 19 日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地正式上市。

今年第一季度,作为第二大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小米手环的出货量4月份印度新品发布会上雷总免费赠送给大家的小米手环)达到了1万个。

占据全球24.6%的市场份额。

紧随小米之后的是 Garmin、三星和 Jawbone。

三个公司加起来的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如小米一家大。

不得不说,小米手环的成功再次体现了雷军“专注、完美、口碑、速度”思想的精髓。

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再到智能家居甚至辐射到整个生态系统,小米的速度让人惊叹。

雷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优质的科技产品。

毋庸置疑,小米的生态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智能手环势必受到关注。

而且,也不难理解,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肯定比融入别人的生态系统要好。

小米手环在小米生态系统中的战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小米参与了Misfit可穿戴健身追踪设备Misfit Shine的投资。

此外,可穿戴行业的新宠Misfit去年筹集了1万美元。

小米参与投资(2020年12月3日早间新闻)。

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和健康健身平台提供商Misfit刚刚完成由纪源资本领投,小米、顺为基金等参与的1万美元C轮融资,这给了小米手环更大的学习空间将来。

从宏观生态来看,随着小米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小米标志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除了年轻人热衷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外,小米还渗透到了老年人智能领域。

比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老年智能手机领域,就已经被注入了强大的小米基因:年初,小米低调投资了21G老年手机,这也是手机行业老年手机的领导品牌,这也引起了行业不小的震动。

随着生态圈的扩大,据了解,目前类似21G老人手机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已有40多家。

主打高品质低价产品的小米正在不断刷新消费者认知,成为高“性价比”的代言人。

当智能高科技变得不再那么遥远,一款优秀又实惠的科技产品当然会更容易被接受,这也必然会在以智能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中掀起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和口碑热潮。

尝试的勇气。

这或许就是小米手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可穿戴设备市场并成为第二大玩家的主要原因。

小米自身快速迭代更新的基因、优秀的团队以及领先的行业视野,或许是小米快速撼动可穿戴市场不可或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