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的春季发布会上,华为不仅带来了华为P20系列国行版,还更新了智能手表产品线,推出了HUAWEI Watch 2版(以下简称:华为手表2)。
与上一代相比,HUAWEI Watch Version 2发生了以下变化:处理器从高通MSWW升级为高通Snapdragon四核处理器;在支持eSIM的同时,nano SIM卡槽被砍掉了;目前eSIM版本仅有碳晶黑(黑色加荧光绿)一种颜色; HUAWEI Watch 2最显着的升级就是内置的eSIM技术。
相比上一代的物理SIM卡槽,eSIM带来的双端功能更吸引我。
主要原因是我的主要通讯只在一张电话卡上。
虽然还有第二张卡,但只是作为数据卡使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显然eSIM带来的一号双端功能更适合我。
但退一步来说,HUAWEI Watch 2还支持eSIM独立号码,也就是说你可以为手表开通独立号码。
扔掉手机,用手表打电话。
HUAWEI Watch 2 激活 eSIM 有两种方式:离线激活和在线激活。
需要在“华为穿戴”和“联通营业厅”APP中进行在线激活。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eSIM功能(包括一号双端、独立号码)仅支持号码属于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郑州、武汉、长沙的联通用户。
其他城市的用户或者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只能等了。
拿到HUAWEI Watch 2后,我赶紧启用了一号双端功能,首先测试了通话质量。
从体验测试结果来看,HUAWEI Watch 2一号双端的通话信号和通话清晰度与手机相差无几。
而且,由于手表本体配备了麦克风和扬声器,在某些场景下您可以直接使用手表。
接电话。
但为什么我要刻意强调某些场景呢?首先,由于结构特殊,手表上的整个通话都是外部播放的。
请想象一下,你在公共场所用手机打开免提模式,和你的女(男)朋友打电话(正常人应该做不到这一点吧?);其次,由于手表的佩戴方式,在一些嘈杂的环境下,您需要不断地将手表举到耳边或嘴边才能听清楚或说话。
这个动作显然在路人看来会很搞笑。
因此,HUAWEI Watch 2打电话的正确姿势是与蓝牙耳机配对。
不仅体验会更好,姿势也会更加优雅。
除了带来eSIM的双端功能之外,手表的续航也会变得更加吃紧。
在使用蓝牙、Wi-Fi等连接方式时,HIUAWEI Watch 2在轻度使用一天后晚上回到家通常还剩下55%左右的电量。
但单独使用移动网络时,电量会下降到25%左右。
所以如果您对手表的续航非常敏感,那么当您的手机在身边时,建议您打开手机的蓝牙,防止手表一直处于移动网络状态,这样会影响手表的续航。
将大大提高电池寿命。
好在HUAWEI Watch的充电效率还算不错,10%到%的充电过程只需要1小时10分钟左右。
去年,得益于Apple Watch 3,eSIM技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从今年开始,我们看到更多的Android智能手表跟进了这项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毕竟,只要这项技术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我们为什么要拒??绝拥抱它呢? HUAWEI Watch 2拥有智能手表应有的所有功能,但在外观上却并非如此。
最新版本的HUAWEI Watch 2延续了上一代的机身设计,三围为48.9×45×12.6mm,机身重量为57g。
对手部的负担并不重,而且相比一些方形表盘的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2的圆形表盘让它更符合手表的气质。
此外,表冠和可更换表带在HUAWEI Watch 2上也没有缺席。
在交互方面,HUAWEI Watch 2依靠的是表体上的两个物理按键+触摸屏。
右上方按钮为主界面/应用程序,右下按钮为应用程序快速启动,可自定义快速启动应用程序。
。
以我自己为例,我根据自己平时的使用习惯,将其设置为快速启动支付宝,免去了每次都要进入手表打开程序的繁琐步骤。
作为一款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2支持睡眠监测、持续心率检测、运动指导与评估等功能。
运动功能提供户外跑、室内跑、燃脂跑、耐力跑、健走、骑行、室内骑行。
,自由训练八项运动,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距离、速度、海拔、热量、心率等数据。
这些也是目前主流智能手表常见的配置。
以我经常户外跑步为例。
练习时记录的数据相当准确,并没有偏差太大。
而且手表内置的GPS可以绘制轨迹图,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功能。
但另一方面,如果不支持游泳和滑雪,那就太可惜了。
毕竟随着夏季的到来,游泳可能会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运动。
除了运动之外,我在体验HUAWEI Watch 2期间最常用的功能就是NFC支付功能。
通过HUAWEI Pay开通公交卡后,过地铁口刷手表真的很方便。
甚至感觉你再也不想使用实体公交卡了。
在支付方式上,当然少不了HUAWEI Pay。
将手表靠近POS机即可完成支付。
但我用的比较多的是支付宝扫码支付(微信支付需要手机操作),因为并不是每个商户都有POS机。
相比之下,支付宝扫码支付实用得多。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手表支付?主要原因是我不是一个不离开手机的用户。
每次我把手机扔进包里或者放进口袋里,每次想用手机支付都得翻来覆去。
相比之下,手表戴在我手上。
,如果你想乘坐公共交通付费或刷卡,举手即可轻松完成。
便捷是我体验智能手表后最大的感受。
虽然目前智能手表还很难取代手机,但在某些方面,前者弥补了后者的缺点。
尤其是eSIM技术的普及,让智能手表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呈现。
因此,我更倾向于将智能手表视为完成手机体验的辅助设备。
两者是1+1>2的存在。
但相比Apple Watch,Android Watch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仍然影响着今天的手表体验。
以HUAWEI Watch 2上的语音助手为例。
国内Android Watch已经用出门问问取代了Google Assistant,语音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HUAWEI Watch 2上通过语音助手输入内容时,从说出单词到转换成文本通常需要7-8秒的时间。
另外,利用手表上小得可怜的屏幕手动输入文字的效率同样低下,所以我会尽量避免在智能手表上进行文字输入。
如果我必须回复某件事,我宁愿从包里拿出手机来完成。
自从 Apple Watch 将 eSIM 技术带给大众以来,就有很多人声称智能手表将取代手机。
但至少在现阶段,这种情况很难成为现实。
抛开手表续航和屏幕尺寸的缺点,语音识别效率和应用生态也是难以逾越的坎。
但这并不是说智能手表就会被一棍子打死。
正如我之前所说,智能手表和手机仍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是1+1>2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