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柒牌智能服装启动众筹抢占新蓝海

时间:2024-05-22 15:04:29 科技赋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众筹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机会,也逐渐成为企业试水新领域的重要平台。

基于互联网开放、垂直的生态系统,通过众筹创意的形式,激发网民共同参与,从而探索未来服装行业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多种可能性。

这是国内知名男装品牌柒牌推动品牌转型升级的新尝试。

2017年5月16日,柒派与京东金融联合发起“未来我们穿什么”智能服装创意征集大赛。

上线一周多,吸引了万千人关注:随意变换款式颜色、恒温自洁、喷漆服装……从材质到功能,网友们纷纷开启想象另一项活动,参与气氛热烈。

智能服装热度参与的背后,是人们对智能穿戴设备日益接受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功能更加个性化便捷、佩戴方式更加个性化、适合更多生活场合等。

智能穿戴市场井喷式发展。

可供选择的运营商并不多。

IDC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跟踪设备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67.2%。

消费者的需求显而易见。

不过,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仍停留在硬件销售阶段。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

后续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仍然停留在数据监控和第三方软件的聚合上。

其背后的使用数据不再深入探究。

长此以往,日益同质化的功能将无法为不同年龄、职业、需求等更细分的垂直领域提供智能体验。

此外,由于技术和运营商壁垒,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未来的功能需求和不敏感的佩戴趋势,手环和手表都无法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产生足够的粘性。

拓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载体非常有必要。

有预测表明,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在运营商上的拓展将不再局限于“穿戴”,而是进一步向“穿戴”拓展。

据MarketResearch调查显示,预计2018年智能服装出货量将达到1万件。

未来,智能服装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下一个趋??势。

  细分市场具有天然优势,跨界智能服装前景广阔。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手表、手环,服装行业一直以其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形成了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在跨界智能产品领域,更容易在垂直细分领域打造精细化、定制化的智能穿戴体验,可谓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新蓝海。

如今,众多运动厂商纷纷投入智能面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服装行业在跨界智能领域描绘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运动厂商主要选择在服装上进一步深化运动监测、健康管理等功能,可以通过呼吸、心率、肌肉使用等指标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健身指导。

据悉,不少此类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一些品牌还将该品类进一步延伸至袜子、手套等服装领域。

由此来看,运动服饰仍走在智能服装领域的前列,但对于要求更高的商务场合,目前尚未有品牌出现大动作。

这也是柒派尝试跨界智能服装领域的原因。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旅男装品牌,柒牌已经拥有鲜明的品牌形象和相对精准的细分消费群体。

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创意众筹平台挖掘用户需求,在商务场合智能服装领域进行跨界创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