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玩好动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担心的家长也想时刻监控孩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智能手表。
GPS定位、双向通话、远程监控基本是儿童智能手表的标配功能。
笔者查看了几家网上商城,发现这些智能手表的售价大多在1元到1元之间,而且大多销量不错。
然而,随着佩戴智能手表的孩子数量增多,不同的声音很快就出现了。
一种声音来自一些家长,他们认为智能手表非常好用、方便;另一种声音来自一些老师,他们觉得智能手表会让孩子分心,那么孩子到底该不该戴智能手表呢?家长A:耐用,方便,可以打电话,可以定位。
“你在哪儿?该回家吃饭了。
”一位妈妈刘女士拨通了孩子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用这种方式与楼下玩耍的其他孩子进行交流。
联系我女儿仇宝(化名)。
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女儿在楼下玩,基本上都是通过智能手表进行交流,“用起来很方便”。
仇宝今年刚上小学,刘女士在她上幼儿园时给她买了一块智能手表。
使用了两年了,还算耐用。
”刘女士对女儿的智能手表评价很高。
“我女儿白天几乎一直戴着它,包括上课。
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打电话。
”刘女士说,她在看到广告时看到广告说这款智能手表可以具有GPS定位、一键求助功能,还可以打电话、监控。
功能方面,我觉得满足了我的需求,就买了一个来试试。
“它正好在打折,所以我只花了一就买了它。
”刘女士说:“但我们从来没有使用过监控功能,我们主要使用的是GPS和电话。
”随后刘女士使用GPS定位女儿,显示一切正常。
很多家长和老师担心智能手表会影响孩子上课的学习。
刘女士说,这款智能手表可以设置学校时间。
在此期间,智能手表与普通手表无异,只能显示时间。
另外,刘女士认为智能手表会影响学习的观点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戴不戴智能手表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智能手表还有其他东西可以玩,这会阻止学生佩戴智能手表。
手表不是一条出路。
家长B:没什么用。
他非常爱他的女儿,所以他买下了它。
冷先生告诉记者,女儿看到前段时间几乎所有朋友都买了智能手表,所以她也想要一块。
疼爱女儿的冷先生给女儿买了一件。
“其实我女儿还是喜欢智能手表,更愿意戴着它去学校。
”冷先生说,但学校规定不允许穿着去上学。
冷先生说,女儿年纪小,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由亲戚照顾,所以需求不多。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其实互联网并不鼓励孩子拥有太多的电子产品”,冷先生说,现在电子产品的内容如此丰富,孩子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玩太多的电子产品。
“产品对眼睛和生活习惯都不好。
正好学校规定不能佩戴智能手表,就有理由不让女儿玩这类产品。
”冷老师说,不仅如此,老师还规定不可以带铅笔盒或者其他东西,最多可以带一个铅笔盒。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对孩子的看法 自制力差,上课玩手表影响学习 “智能手表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明确规定,不让孩子戴智能手表上学。
”小学的张老师。
成都市锦江区的一所学校告诉记者,“智能手表这几年也开始流行,2016年学校就规定学生不准佩戴智能手表上学。
”张老师解释说,智能手表刚出现时,很多学生都佩戴智能手表上学。
班上的孩子都戴着它们,但随后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智能手表并不便宜。
好一点的要几百块钱,而且学校教室是公共场所,如果物品丢失,很难追究责任;另外,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段的自控能力还没有那么强,难免会玩弄智能手表,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不过,张老师也表示,有些家长还是想用这样的智能手表,主要是因为家长工作繁忙,无法按时接送孩子,而且很多家庭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或手机。
“班里有家长提前和我们商量过,我们还是允许学生带智能手表到学校,但上课时不能佩戴,主要用于和家人沟通。
”孩子们都戴着,张老师说她从来没有遇到过。
一般来说,家长都理解学校老师的做法。
记者的视线监控功能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智能手表的出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一方面,它确实对家长有帮助,让他们可以更方便地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动态。
另一方面,它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或者导致他们的生活不好。
更重要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具有监控功能。
这一功能可能成为老师与家长矛盾的最重要根源,导致双方互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