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打破国外垄断,华星光电与合辉光电竞逐AMOLED千亿市场

时间:2024-05-22 14:28:34 科技赋能

自2017年Google Glass亮相以来,可穿戴设备逐渐受到业界重视。

短短几年时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越来越受欢迎。

目前最热门的AR//VR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电池续航时间短是可穿戴产品的致命弱点,而显示屏又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耗电设备之一。

AMOLED显示器的功耗比LCD低得多,因此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占可穿戴设备面板的60%,并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功能。

中国AMOLED投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

被认为是三星电子、日本显示器公司(JDI)等国际巨头未来主战场的AMOLED显示市场迎来了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入。

仅今年9月,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就宣布投资数百亿元建设生产线。

2019年,华星光电第六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4项目)在武汉光谷正式开工建设。

t4项目总投资1亿元,是国内首条以折叠显示为主的第六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达产后,年均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

此外,合辉光电第6代AMOLED显示项目已初具规模。

国内多家AMOLED厂商的布局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和辉光电LTPS-AMOLED目前国内已建成或准备建设的第6代AMOLED显示生产线有9条,预计总投资超过1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AMOLED,英文全称是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它起源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但在OLED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在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AMOLED显示屏正在成为智能浪潮的宠儿和旗舰产品的首选。

有源矩阵OLED(AMOLED)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件,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相比,可以实现更好的图像质量——包括亮度、色彩、对比度、视角和响应时间。

AMOLED是一种薄膜固态器件,这使得它更容易在柔性显示器中使用。

其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也减少了显示器几何结构变形带来的误差。

因此,AMOLED被称为实现“终极显示”的最佳选择。

使用柔性背板材料的AMOLED可以使显示产品更轻、更薄、可弯曲、不易破裂。

与玻璃背板AMOLED相比,柔性AMOLED可以批量制造,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国内,固安云谷第6代AMOLED大规模生产线项目已启动,将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在AMOLED领域的垄断。

这也标志着我国AMOLED产业化工作取得新一轮突破。

亟待完善的AMOLED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在AMOLED技术上的产业链并不完善,很多原材料仍需要进口。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企业需要尽快弥补产业链短板。

根据国家三年发展规划,年内配套体系将基本建立,AMOLED面板制造关键材料配套率将达到30%。

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内厂商加速布局AMOLED面板领域,深天马、京东方、彩虹科技、东旭光电等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最先受益。

中大尺寸AMOLED市场仍有待发酵。

AMOLED在平板电脑、PC和大尺寸电视上的应用仍在等待发酵,主要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

首先是背板技术的挑战:LTPS目前在大尺寸应用方面存在困难。

IGZO虽然可以应用于大尺寸,但量产技术尚未成熟。

二是OLED发光材料蒸镀技术。

OLED发光方式分为RGB三基色方式和OLED白光+滤色片方式。

RGB三基色法的三组发光材料需要借助掩模将其一层一层地蒸镀。

大尺寸掩膜板会因热胀冷缩而大幅膨胀,从而造成偏移; OLED白光+彩色滤光片方式中的彩色滤光片会阻挡光线的通过,无法充分发挥AMOLED主动发光的优势。

AMOLED较为确定的应用市场是智能手机、VR和可穿戴设备;它在PC和更大的电视上的应用还有待发酵。

从第三方数据来看,如果考虑PC、电视等中大型应用,AMOLED市场空间在1亿左右。

预测显示,AMOLED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97亿增长至2018年的1亿,全年市场总规模逼近千亿。

总结:由于可穿戴应用产品市场分化较大,各种应用需要不同特性的显示技术,未来3~5年可穿戴显示技术仍将百家争鸣。

AMOLED 薄、省电且易于开发软件。

由于性应用的特点,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