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千元以上、功能齐全,山寨“智能电视”为何如此受欢迎?

时间:2024-05-22 14:28:21 科技赋能

“那些电视厂商怎么了解市场?他们只是追随国外品牌。

我们的智能电视真的很贴近用户需求!”刘书全指着店里摆放的一排大纸箱。

自豪的说道。

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刘书全的摊位确实很难找到,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手掌大小”的店铺,每个月也“悄悄”销售四五百台这种所谓的智能电视。

之所以叫“悄悄”,首先,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网络机顶盒+显示器;其次,这些智能显示器实际上是在车间组装的。

不过,这仍然给市场上不少商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支撑这个智能显示市场的是周边地区众多电子加工生产车间组成的产业带。

那么,这些悄然发售的智能显示器到底支撑着谁的在线娱乐生活呢?产品组装背后隐藏着哪些隐患?廉价和需求创造了一个新的电视盒市场。

这样一个“组装”的智能显示屏要多少钱?最低也不过三百元。

“你看,一个电视盒子、一个二手显示器、一个USB小音箱,也就1块钱左右。

”刘书全告诉懂笔记,这种组装式智能显示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搭配不同尺寸的显示屏。

即便是全新的38英寸液晶显示屏,价格也只要1元,性价比足以瞬间击败众多品牌智能电视。

“龙华、龙岗很多上班族都喜欢买这个,买了后在宿舍安装软件,可以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很受欢迎。

”刘树全表示,智能显示器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强大的功能,得益于其所搭配的安卓机顶盒的性能强劲。

与名牌智能电视和名牌网络机顶盒相比,这种山寨智能电视几乎能做所有事情。

无论是安装直播软件还是破解应用,系统都没有任何限制——真正的“为发烧而生”。

那么,这些产品安全吗?通过刘书全的指导,我认识了龙岗某生产车间刚刚辞职的生产线经理张周(化名)。

他表示,龙岗、宝安等地区的行业有很多与他们类似的智能显示屏。

龙岗就有十几家。

“我们最初是组装Android平板电脑,但我们感到没有竞争力,并在年中开始转型。

”张周告诉懂笔记,工厂初期组装的网络机顶盒大部分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

其中大部分是母语为英语的系统。

这时,一些华强北卖家过来询问是否有类似的安卓电视盒出售,这让张周看到了新的商机。

于是,他和身边几家熟悉的工厂开始针对商家的需求定制中国系统的网络机顶盒。

“最初的成本是八十、九十元,所以不太好卖。

张周表示,正规品牌电视盒的价格只有100多元、200元以下,他们在华强北生产的产品必须低于品牌产品,否则就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

为此,商家希望工厂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甚至提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单台设备出厂价低于50元,就可以了。

订单量将增加两倍,张周与周边工厂的负责人研究了对策,在尽可能多地使用二手电子元件和主板后,他最终将智能电视盒子的工厂成本降低到了40元左右,并且还赢得了较大的订单量。

”本来以为会受到市场欢迎,但听商家说还是不好卖。

”张周回忆,当时随着智能设备硬件成本下降,一些二三线品牌的智能电视盒销售价格频频突破底线,有的品牌电视盒甚至卖到了89元一个,市场价格是,“都是名牌产品,用的是新料,山寨货只能用二手料,所以只能不断降低成本。

”据他回忆,那段时间,附近几家工厂同时放弃了中国版智能电视盒的订单。

大家似乎都意识到,一味地与品牌公司拼硬件、拼成本,自己在产业链上并没有任何优势。

智能电视、网络机顶盒等智能娱乐终端只能算是智能家居产品中的一个细分市场。

尤其是国内机顶盒市场,虽然2017年、2018年国内机顶盒总出货量分别超过4.2亿台和5. 4亿台(占全球总出货量的80%以上),但主要还是有线电视机顶盒。

网络机顶盒的比例只是前者的几分之一,智能电视和智能电视的空间并不大。

品牌网络机顶盒也在不断降低价格,这大大压缩了假冒产品的生存空间。

根据近四年国内机顶盒总出货量(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在张周等同行看来,假冒机顶盒想要生存。

想要实现“逆袭”,与品牌智能电视、机顶盒竞争,就必须找到新的卖点,而这个卖点必须是智能品牌电视盒、智能电视、甚至主流智能手机所没??有的。

有。

突然,相关部门。

一则“禁令”让这些山寨厂商看到了希望。

“禁令”成为山寨产品的卖点,需求爆发。

“所有品牌的智能电视盒子都不能安装直播应用和非法应用。

” ”张周告诉懂笔记,年底看到这个消息后,突然心里一喜。

如果“禁令”生效,所有品牌智能电视盒子的可玩性和功能性都会大打折扣。

他说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智能电视盒不能观看直播,不能安装浏览器、点播视频等软件,那么它与智能手机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当时甚至有网友购买了互联网机顶盒。

网上打电话给厂家召回产品,“但是禁令对我们没有影响。

”张周表示,这些山寨电视盒没有任何正规的生产证书或资质标准,连作坊都是“三无”,技术硬件也是由出口版智能电视盒改装而来,几乎没有风险。

另外,电视盒子预装的智能系统是原生系统,理论上任何APK应用都可以安装在电视盒子上,无论是直播还是点播。

需求应用,可以说我们做的是一台带遥控器或者鼠标的平板电脑,可以在电视上使用。

”然而,让张洲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卖点”并没有。

立即增加假冒电视盒的销售。

相反,更多企业在观望“禁令”是否有可能解除。

直到一年多前,市场才开始将目光转向华强北和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这种假冒智能显示器,不少厂家开始生产各种尺寸的显示器+网络机顶盒新品盒子 - 智能显示器。

工厂及周边不少作坊也纷纷效仿,在产品出厂前,电视盒子上预装了大量非法应用程序。

除了常用的直播和点播功能外,它还可以接收很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甚至内置浏览器。

它已被“审查版本”取代。

“你得先下订单,没货了,交货期大概是20天。

”在与张周的沟通中,他描述了今天春节前生产线的火爆情况。

张周介绍,今年以来,商家的订单量突然大幅增加。

有的电商卖家半个月内就上门下单。

一次性出货量为数万台。

“大部分都是搭配小尺寸显示器销售,而独立电视盒的订单量一般。

“由于抓住了新的‘卖点’,山寨智能显示屏厂商迎来了出货高峰。

在‘抓其所爱’的策略下,部分用户感觉自己花了超实惠的价格,却购买了一台在功能上超越众多的智能电视产品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但事实上,这些全能的智能显示器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

背后的隐患是“质量”。

总体来说还好,我们保修一年。

“在电子市场,当用户询问产品质量问题时,刘树全明显有些不舒服,试图搪塞对方。

与保修政策。

他告诉懂笔记,智能电视盒只要几十元、几百元。

我们都知道智能显示器的质量。

一般来说,每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六个月到一年之间。

使用不到一两个月就遇到故障的用户其实不在少数。

刘书全说,用户上门后,就会更换,然后把有缺陷的产品带回厂家,修理好(换上新壳),然后继续销售。

“它们大多是二手货和次品,难免会坏。

“其实,让刘书全最担心的是这些山寨产品附带的电源适配器。

这种售价只有几块钱一个的电源适配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烫,甚至出现过用户电源适配器爆燃的情况。

刘书全表示,尽管厂家告诉他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负责,无论是保修、换货还是赔偿,但都会跟进到底,让像他们这样的卖家放心。

然而,这些连生产资质都没有的家庭作坊的所谓承诺确实缺乏说服力。

“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东西确实好卖,所以只能先放下一些顾虑。

”他表示,市场上不只有他们,每个人都要应对安全隐患。

为了赚钱,商家不会考虑这些问题。

只要不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就万事大吉。

如果不幸发生意外,那么商人就只能承认自己倒霉了。

至于销售此类不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产品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刘树全表示,他管不了那么多。

即使您安装非法应用程序或下载非法信息,也属于用户个人行为,与商家无关。

他坚称自己卖的只是“工具”。

当被问及“工具”为何“悄然”出售?老刘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只是一直强调所有企业都这样做,他别无选择。

或许,在他和一些商家眼中,此类假货的质量风险并不重要,赚快钱才是最后的要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机顶盒已死。

然而,这种智能显示屏在当地却呈现出另一种低调而繁荣的局面。

一些用户为了省钱、便宜、不担心版权,不顾安全隐患、不顾法律法规,购买此类三无山寨产品。

这无异于在自己周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无序、混乱绝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应有状态。

这类智能显示产品繁荣的背后,我们不能以“存在即合理”来判断。

或许只有在各方严格监管下,一个合理、繁荣的智能显示市场才会真正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