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智能音箱市场,那就是“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诚然,各路玩家纷纷涌入,这条智能音箱市场的赛道早已打开。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玩家多了,自然就会出现龙虎大战。
每个人都想达到行业的顶峰,但难道你不知道,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是最好的,一场智能音箱市场的顶尖竞争也将随之而来。
但现在看来,亚马逊和谷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是先行者,另一个是来势汹汹,两人似乎都志在必得。
据Strategy Analytics和Canalys统计,一年前,亚马逊智能音箱占据全球75%的份额。
亚马逊本身在2月份的财报中表示,2019年其音箱销量达到了数千万台。
其实说实话,这主要得益于亚马逊的先发优势。
它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智能音箱,而谷歌2018年才推出。
而苹果则是在年初才真正进入智能音箱领域。
可以说,亚马逊抓住机遇,成为智能音箱真正的领导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谷歌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发货速度上追上了亚马逊。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谷歌共销售了1万台智能音箱,市场份额为36.2%。
不仅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达到惊人的30%增长率,甚至还超越亚马逊成为智能音箱销量冠军。
智能音箱新贵与财大气粗的企业之间的大对决,彻底点燃了全球智能音箱大战。
但即便如此,亚马逊和谷歌似乎都无法在中国建立商店。
为什么是这样?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欣欣向荣,唯独中国无法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吗?事实上,智能音箱并不是一个硬件业务。
他们卖的是他们背后的服务。
在中国,亚马逊和谷歌显然没有办法提供配套服务。
这给了阿里巴巴、小米、百度等本土企业崛起的机会。
,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和更本地化的服务来瓜分中国市场。
从智能音箱市场来看,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不能仅仅依靠金字招牌和品牌知名度。
我们只能提供更多本地化的服务,让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音箱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联系。
只有当演讲者想要推销的服务产生共鸣时,才能真正撬动中国市场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