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工信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厅近日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国手表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手表产品结构等要求。
《意见》提出,到今年,自主品牌高、中、低端手表产品销售比例将由目前的1:14:85转变为3:22:75;其中国际知名品牌约5个,国内知名品牌约20个。
以及2~3家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大型钟表企业集团;超过30%的成品手表制造商制定并实施明确的品牌战略;知名品牌企业的高端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同行产品先进水平。
按照《意见》要求,大力发展陀飞轮、万年历、三问报时等高端机械钟表关键技术,以及摆温补偿校准、温差驱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陀飞轮从研发成功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商业化量产也花了10年的时间。
“陀飞轮就像一辆汽车,夏利和宾利是有区别的。
虽然夏利和宾利都是汽车,原理也一样,但工艺上有实际的区别。
”他表示,国产陀飞轮还需要更多时间。
积累。
《意见》还提出优化手表产品结构。
国科电子可穿戴产品CEO徐鹏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
中国钟表业既有领先的技术,也有好的产品,现在更需要在品牌方面做大做强。
资深钟表媒体人康维凯也表达了对智能手表发展的看好。
“就顶级苹果而言,智能手表的价格不可能超过10万元,不会对传统手表产生影响,顶多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到智能手表。
参与三五千元手表市场的竞争,对市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