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盘点】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四大阶段及最终目标

时间:2024-05-22 13:36:22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至今仍饱受争议。

但这种争议却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尤其是对于可穿戴设备这样的颠覆性行业,大多数人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目前有限的一些认知基本上还是基于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最基本的产品。

显然,这种认知并不代表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目前还处于行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即一些基本生活姿势特征的监测。

严格来说,可穿戴设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体活力特征数字化;第二阶段是成为物联网的控制中心;第三阶段是人类感觉功能的扩展;第四阶段是融合或替换人体器官。

从整个可穿戴设备行业来看,目前还只处于第一阶段,即人体生命特征数字化的探索。

可以预见,未来一年,整个可穿戴设备行业的重点仍将是在人体生命特征数字化方面的深入推进。

无论是产业链的技术水平,还是产业人才,现阶段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

现阶段,将会有一个较长时期的探索和应用过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可穿戴医疗产品的逐渐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整个医疗技术和模式的重构。

同样,可穿戴设备并不是在第一阶段就失去了价值。

相反,这个阶段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一方面,人体生命特征的数字化是后续所有阶段的基础,包括物联网的价值,也是基于这个前提释放出来的;另一方面,人体生命特征的数字化实现了科技的真正意义。

为人类服务这个目的。

显然,这个阶段和过程极具挑战性。

是一个从0到1的创造过程,包括产业链技术、大数据标准等。

正是因为这个阶段是艰难的,我们看到可穿戴设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市面上的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收敛程度。

从产品形态来看,基本以体外可穿戴设备为主,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手环、眼镜等;从技术角度来说,基本是围绕运动以及一些相关的比较基础的生活健康指标监测。

如果从未来来看现在,可以说整个可穿戴设备目前正处于付出最大努力而收获相对缓慢的阶段。

当可穿戴设备在经历并完成第一阶段的成熟稳定后,继续发展并进入第二阶段时,就是物联网控制中心阶段。

当一切都变得智能时,物理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配备了传感器。

佩戴智能可穿戴设备后,可穿戴设备成为人与物之间的唯一桥梁。

可穿戴设备将在这一阶段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第一阶段围绕人升级为人、万物的控制中心。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还是日??常生活出行,可穿戴设备都将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智能“助手”。

虽然可穿戴设备还处于第一阶段,但仍然有很多人从第三阶段的角度来探索可穿戴设备,第三阶段是基于人类感官功能的扩展。

例如,利用可穿戴设备构建普通人与聋哑人之间的对话,利用可穿戴设备构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利用可穿戴设备扩展视觉、听觉、味觉等。

其他人体功能。

感觉功能。

但从目前产业发展阶段来看,这个阶段还只是处于探索期,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实现并进入这个阶段。

当可穿戴设备真正进入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阶段时,《西游记》中描述的千里眼和耳朵将成为现实。

当然,可穿戴设备的最终阶段是融合或替代人体器官,将人类带入“超能力”时代。

尤其是随着生物芯片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集成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包括一些器官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人类最终将与机器人融合。

可以预见,可穿戴设备将带领人类进入真正的“超人”时代,未来社会的形态将以超出我们目前认知的方式出现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