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虚拟现实的消费端很难发光发热!技术不够或者内容缺乏

时间:2024-05-22 13:20:10 科技赋能

戴上虚拟现实(VR)眼镜玩游戏,但由于刷新率低,总会感觉“头晕”;观看VR电影时,不仅时间只有几分钟,而且内容也太短。

还不够震撼。

虚拟现实尚未在消费者方面引起轰动。

是技术不够还是内容不够?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首届全球虚拟现实大会上,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每年我给同学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列出一份清单,让他们了解学院最感兴趣的十大前沿技术。

因为特斯拉,去年学生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上。

今年“虚拟现实已成第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原院长朱晓明表示,根据“炒作周期”理论,AR(增强现实)和VR很快就会从成熟期进入市场。

阶段。

确实,经过两年的基础教育,除了影视娱乐之外,VR、AR如今已经进入了远程医疗、体育赛事、新闻直播等多个领域。

“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远程技术指导的虚拟现实设备——通过观察镜,就像通过远程专家的眼睛和视角来看待复杂的发动机安装任务一样。

在安装复杂的任务时,远程专家可以通过设备观察到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被誉为“AR之父”的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图形与用户界面实验室主任史蒂文·费纳(Steven Feinner)在当天的会议上说道。

现实似乎距离真正进入消费还有一段距离,这是技术限制还是内容匮乏?“硬件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是公认的延迟问题。

但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解决和改善这个问题,减少眩晕感。

技术服务于创意和内容,内容必须为王。

”华辰互动CTO郭振平表示。

“以虚拟现实为例。

看起来很热,但是如果一个厂家一年能卖出2万台,也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市场规模了。

但这样的销量并不足以给予厂商向行业上下游扩张的动力。

或者进行高投入的研发。

“作为国内一家已经实现虚拟现实OLED屏量产的企业,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方云表示,资本对这个行业非常关注,但这个行业还处于一个不景气的阶段。

”绿黄”状态。

产业链也不完善,缺乏优质内容。

有些人甚至可能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做一些“强化增长”的事情,最终导致一批体验差、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流入市场。

例如,在虚拟现实行业,一些投资者直接选择没有太多技术壁垒的产品。

最便宜的虚拟现实眼镜可以在淘宝上10元买到,而且还包邮。

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纸板箱。

如果你把手机放进去,那就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了。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山寨”短期内可能会吸引一批“好奇者”,但很难培养忠实用户,甚至可能导致消费者对虚拟现实产品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虚拟现实产品造成负面影响。

行业。

“从技术上来说,虚拟现实领域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比如触觉、肤感模拟、人体运动对某些感觉的反应、物体的形状、软硬度等等等。

温度等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等,未来都需要整合。

”微软全球副总裁丹尼说。

与会业内人士认为,对于VR行业来说,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也仍然是初学者。

这项已有50多年历史的技术尚未完全发展起来,技术、内容、市场培育“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