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表向外界传输语音信号时,测试仪的数据出现波动,可以达到0.、0.或0.,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为什么每次辐射量不一样?张光驰解释说,辐射量与发射功率、使用距离和时间有关。
“手表使用的是GSM网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2G手机,而我们现在用的大多是3G甚至4G手机。
无论哪种手机,发射功率都和它距离基站的位置有关。
”远离基站,发射功率高;靠近基站,发射功率小。
“正常待机状态下,儿童手表的天线不会主动发射辐射。
只能通过手机基站中继接收家长定位、发送语音、控制手表、拨打电话等。
当有需求或者找不到基站信号时,就会进入耗电工作模式:定位,向基站发送定位信息,或者发送语音,拨打电话等,接近工作状态手机的模式。
测试2 ● 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 ● 工具:专业频谱分析仪 ● 结果:低于手机通话时的发射功率。
在广工大学实验室,老师们使用专业频谱分析仪测试儿童手表的性能。
测试了发射功率。
为了测量出准确稳定的信号,光工老师首先将表盘拆开,然后用一根细导线将其连接到手表的天线部分,然后将导线连接到频谱分析仪的信号输入端。
“一般来说,天线位置的辐射信号最强”。
光工老师首先确定了手表的信号频率位置,在频谱分析仪上显示为MHz的峰值波形,定位为“1”,即手表发出的信号。
频谱分析仪显示,儿童手表待机状态下的功率为-30dBm。
随后,光工先生还按下了功能键,向外界传输信号。
频谱分析仪上的数字位置波动。
数字“1”时高时低,最高位置可达-10dB·m。
“一般来说,我们手机通话时的发射功率在20dBm以上,有的2G手机可以达到33dBm。
相差10dB就是相差10倍,相差20dB就是相差1倍,而30dB的差别就是一倍。
所以,这孩子的手表发射功率还是很低的。
“定位准吗?”立交桥附近定位准确,教学楼内误差10-20米。
本测试手表采用GPS、WiFi、GPS+G-SENSOR辅助定位等多种定位方式。
它的定位功能是什么?南都记者分为两组。
一名记者带着手表先行,另一名记者手持APP端搜索并测试定位手表的定位效果。
第一次测试是在广州天河立交附近进行的,地图准确定位了记者的位置。
手表会直接接触儿童的皮肤。
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手表可以避免皮肤磨损、刺激、皮炎等问题。
此外,待机时间也很关键。
待机时间越长,就越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