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消费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热点由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升级产品快速增长。
,新业态不断涌现。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变化显而易见。
改革开放40年来,零售消费升级明显体现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水平和规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亿元增长到62亿元,年均增长15%。
(丰富的生活用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2018年,全国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零售额分别为5亿元、7亿元,分别增长34倍、52倍与2008年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4%和10.7%。
从商品构成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而体现消费升级的耐用品零售额比重则大幅上升。
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每100名年末彩电拥有量为0.8台,洗衣机为95.7台,冰箱为98台;汽车用品零售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20%。
近20年来,数量平均增长率超过30%。
(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大幅增长)与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发展相对应,人们的消费和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初期为数不多的副食店、百货店,到如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超市、商场,实体店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让消费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消费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零售企业的贡献,苏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商品到服务,从模式到技术,苏宁以革命性创新适应消费升级浪潮,引领中国零售业变革。
虚实结合,智能科技连接线上线下 苏宁成立28年来,经历了从专业零售到连锁经营再到如今的智慧零售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说前20年的转型创新还只是实体经济范围内的转型创新,那么近十年的转型创新则是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商业大变革,从实体到虚拟,再到实体经济。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2008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出现,苏宁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时代即将到来,果断推出了苏宁易购。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大约在同一时间,在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模式如火如荼的时候,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前瞻性地提出:“未来的零售企业将不仅是线下,还要线上,一定是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基于对用户和服务的深刻理解,张近东判断,纯电商平台存在产品性能展示不足、商家信息不对称、无法满足消费者立体购物体验等问题,苏宁必须走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双线融合”模式(苏宁智慧零售星象图)2019年3月,苏宁提出“智慧零售”的概念,经历了实体零售和虚拟零售的两次变革。
全面进入智慧零售时代,行业的发展印证了张近东的判断,传统电商布局线下,全品类、全渠道、全客群的零售路径已成为行业共识。
这一年,苏宁易购开启了行业新篇章,智慧零售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超过30%;苏宁金控半年交易额突破亿元;苏宁物流无人机、无人重卡、无人快递车刷新行业纪录;苏宁体育完成A轮融资;苏宁投资完成了万达商业、商汤科技、迪亚天天等项目的战略投资和收购……苏宁的智慧零售是场景、数据、服务、渠道的综合体现。
它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驱动的数据革命。
苏宁积累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苏宁物流每天都在使用的AGV拣选和运输机器人)等多项前沿技术。
在云计算方面,苏宁拥有强大的云迁移能力,可以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方面,基于双线海量数据,苏宁每月覆盖6亿线上线下用户,跟踪分析每月覆盖21亿人次,拥有近万个产品数据模型;在AI方面,苏宁在智能导购、智能客服、安全、语音引擎、图像引擎、语义引擎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出线上线下应用(苏宁智能货柜可刷脸支付) )和大数据分析。
、人脸识别支付、智能导购、AR轻松购物、无人快递、智能音箱等新技术,让购物更便捷,让体验更美好,让服务更个性化,让消费更优质,让生活更美好。
其核心是“场景互联网+智慧供应链”,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