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穿戴设备助力中国智慧养老新潮流

时间:2024-05-22 17:17:17 科技赋能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 。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1万人。

面对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智慧养老”已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其中,智能穿戴设备是智慧养老最热门的领域。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穿戴设备在养老领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测量老人的血压、心跳等数据,同时监测老人外出时的活动情况。

对于老人突然跌倒等也有一定的预警功能,还可以与智能家居、大数据、智能家居养老云平台结合。

解决老年人的照护、健康、安全、情感等问题。

但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智能手环占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61.2%,智能手表占23.7%,智能臂环占8%,智能跑鞋占3.7%,智能手环占3.7%。

手表占3.7%。

眼镜为2.6%。

这意味着市场上同时出现大量外观相似、功能相似的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明显。

同样,市场上的智能养老智能穿戴设备也存在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大多数都具有运动计步、来电提醒、手机追踪等基本功能。

然而,真正针对“养老”的智能穿戴设备却很少。

“智能穿戴设备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养老?”大同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慧女士在接受新浪深圳科技采访时表示。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还必须为中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

” “血管健康检测、预警、监测等功能通过将手机、手表、探测器、定位器、传感器等多种功能与通信、网络平台完美融合,为老年人的安全健康问题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惠女士表示,与市面上其他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手表不同,我们设计的jWotch手表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传感等核心技术,将中医脉象原理与中医脉象原理相结合。

西药。

针对血流流体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我们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科学数据算法模型,在云服务器中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供心率、血氧、心率变异性、每搏输出量等心血管数据检测结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级的应用和服务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小小的jWotch手表涵盖了两个最流行的术语,一是可穿戴技术,二是大数据技术。

他们将40年的专家诊断经验数字化,按照算法要求定制校准能够精确测量数据的传感器,精准检测中老年人的健康数据。

人体有多种心血管参数,腕宝可监测其中80多项,其中30多项具有重要医疗价值。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硬件制造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移动医疗远非字面意义上的“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服务”那么简单。

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并不缺少APP和智能手机。

硬件,但最缺少的要素就是专家系统,以及根据专家系统的要求定制的芯片和硬件。

作为国内首家将中医专家模型算法内置于可穿戴设备并开发自主研发的生物柔性传感器的公司,大同科技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的发展,真正提高医疗检测和会诊的效率。

它是时代和人文科学与技术双重发展的显着标志。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智能设备不仅让老人的生活安全便捷,也让孩子安心。

为了今天的老年人,为了明天的自己,我们有必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