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高通引领全球冲进5G时代,这些应用率先赚钱!

时间:2024-05-22 12:32:14 科技赋能

文字|轩创今天我们要聊的是5G。

农历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年,5G技术突飞猛进——无论是标准化进程、技术开发,还是测试合作,业界都在迈向5G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全球各国数字经济战略都将5G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在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第一版5G NR标准被冻结。

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商争相抢购,不约而同地宣布“2019年5G商用”。

”的口号。

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5G将在2020年进入商用,2020年将是启动5G预商用的重要节点。

202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发布《关于启动 5G 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力争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测试的基本目标,支撑我国5G大规模测试的全面启动,可以说是大有作为。

迈入5G时代 不过,与今年又一个热门关键词“人工智能(AI)”相比,5G还远远没有被大众接受。

过年回家的饭桌上,但说到5G,你可能只是想……“1G比4G多?”其实,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等诸多优势。

低功耗、高可靠性给行业带来的不仅是“更快的手机网速”,更适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VR/AR、物联网、自动驾驶、智慧工业,甚至人工智能。

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毕竟在这个时代,网络几乎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整个行业和整个社会来说,5G将可能带来变革性的巨大机遇。

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普夫甚至预测,5G的出现将使“移动技术”与“电力”和“蒸汽机”平起平坐,并将作为通用技术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1.当我们谈论5G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也称为第五代手机移动通信标准。

与实现模拟语音传输的1G、引入数字语音的2G、带来移动数据的3G、迎来我们现在生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G相比,5G被认为有着远远不止于此的重要使命。

它的前辈。

与4G技术相比,5G具有极高的速度(目标峰值速度可达20Gbps,入门级至少1Gbps)、大容量(每平方公里连接密度高,目标连接数为大于10000)、极低的时延(目标空口时延小于1ms)、更好的频谱资源(从中低频段到毫米波频段)。

——简单来说,就是速度更快、延迟更小、连接的设备更多、效率更高。

综合所有这些特点,可以看出5G比现在的4G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因此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连接人与人,而且能够实现机器、物体和终端之间的互联互控。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从3G到4G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网络升级的重点是提高网络速度。

更快的移动网络速度和整个通信生态系统的发展(运营商提速、降费等)也催生了现在被戏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中的两项——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

与4G相比3G仅提升网络速度相比,5G致力于构建功能更强大的统一平台。

它将不仅提高网络速度并带来移动宽带体验,还将提供关键任务通信和大规模物联网等新服务。

支持。

因此,在谈论5G时,普遍认为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这三类主要的互联网服务中: 1.增强的移动宽带:5G将使手机功能更加强大,更高的移动网络速度可以充分满足我们的需求。

当前的需求。

视频内容,以及游戏的网络速度要求。

5G的理论传输速率将至少达到1Gbps,比目前的4G速度快十倍以上。

能够真正做到一秒“下载”几GB的超高清电影。

2.关键业务服务:顾名思义,5G连接将成为某些服务成败的关键。

例如,自动驾驶和医疗等生命攸关的场景将极其依赖5G非常可靠/可用的低延迟链路。

3.海量物联网:5G将通过降低数据传输速率、能耗和移动性、无缝连接大量嵌入式传感器,并适用于几乎所有事物,提供极其精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当然,还有许多新兴的、全新的应用程序尚未完全定义,甚至还不为人所知。

庐山“5G效应”的真面目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2、5G作为前沿技术的基础装备,切入万亿级市场蛋糕。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5G具体的应用会是什么,但从国家到市场对它的关注和描述我们可以看到,5G将重新定义很多东西。

提供互联服务的行业,从零售到教育、交通到娱乐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通CEO认为5G技术带来的变化不亚于电力。

高通发布的5G经济研究发现,到2020年,5G的整体经济影响将覆盖全球,支撑众多行业,可能产生价值12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研究还显示,到2020年,5G价值链(制造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创造高达3.5万亿美元的营业额,并支持多达1万个就业岗位。

,相当于为北京的每个人提供至少一份工作。

5G凭借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优势,成为当前热门信息技术革命的支撑点,成为连接数字化、云化、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关键。

因此,它已经成为高质量可用的物联网、车联网、VR/AR、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甚至智慧城市的必备条件。

我国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在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中也指出,至少有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应该在2020年进行。

我们先以VR/AR为例。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被认为是需要海量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能力的下一代计算平台。

尤其是移动AR。

在谷歌、苹果等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推出AR移动开发者套件、支持AR功能的手机等新产品之际,AR成为日益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又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Cloud VR/AR可以利用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和高速计算能力,从而大大降低设备成本。

ABI Research估计,到2020年,AR和VR市场总额将达到1亿美元(AR为1亿美元,VR为1亿美元)。

未来,以VR/AR为首的新兴人机交互界面将进一步发展,引入语音、触摸等多种交互方式; 5G将显着提高这些云服务的访问速度。

除了VR/AR之外,高清视频也是5G应用的重要场景。

年末之际,直播竞猜突然成为新热潮,吸引了大大小小的玩家涌入,热闹非凡。

在直播答题流行之前,直播行业已经蓬勃发展了好几年。

视频社交已成为继文字、图片之后第三种广泛传播的社交媒体方式。

云视频服务市场空间将从2015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亿美元。

虽然4G网络已经可以支持视频直播,但5G网络不仅可以将端到端的网络延迟从60~80ms降低到10ms以内,还可以应对4K带来的超过MB的带宽需求,多视图、实时数据等,而更高的上行吞吐量将允许更多用户同时共享高清视频。

此外,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语音处理,用户对“实时”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5G时代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计算能力,我们将更加依赖云的计算能力,云服务提供商将能够积累更多的数据并开发更多的机器学习项目。

3、混战时代芯片巨头抢占5G。

如上所述,刚刚结束的一年可以说是5G通信进入现实的一年:世界各国的数字经济战略都将5G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去年12月底,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首个版本也正式冻结并发布——这是全球第一个可以商用部署的5G标准。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芯片制造商竞相角逐。

第一技术阵营包括高通、英特尔等,其中芯片巨头高通投资5G研发的决心不容小觑。

当业界推出“2020年5G商用”的口号时,高通表示——我们可以在2020年做到这一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连接、测试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之外。

,高通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Snapdragon X50 5G调制解调器,成为第一家发布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的公司。

今年10月,高通基于Snapdragon X50成功实现了28GHz毫米波频段的千兆速度和数据连接,并展示了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

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曾在4G/5G峰会QCT业务进展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该参考设计是创建终端外形尺寸(form Factor)的参考基准,可以验证技术性能,例如射频前端设计、天线布局和性能等,然后与基础设施供应商、运营商和OEM制造商进行现场测试,以进一步优化5G NR系统的性能。

这款X50 Modem近期已公开宣布被小米、一加、中兴、OPPO、vivo等20家手机厂商采用。

从今年开始,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5G移动产品将投入商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包括手机,还包括Snapdragon PC和VR/AR耳机。

当然,作为目前市面上唯一可选的产品,骁龙X50也被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全球运营商采用,支持5G试验。

此外,高通还宣布打造全新架构RF-Front End架构,将同时支持4G和5G,目的是协助设备从4G向5G时代过渡。

联想、小米、OPPO、vivo都将采用这一设计,双方还达成了20亿美元的射频前端采购承诺(年内)。

与此同时,在今年1月的高通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上,高通还宣布启动5G试点计划,帮助中国手机加速海外扩张,同时也加速中国手机向更高层次升级——结束并扩展到一切事物。

互联网领域。

首批中国参与厂商包括联想、OPPO、vivo、小米、中兴、高通等。

本次峰会异常热闹,中国手机行业近一半人参加。

结论:全球跑步进入5G时代。

在刚刚开幕的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全球5G服务首次亮相。

今年1月,美国两大运营商AT&T和Verzion相继宣布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5G商用。

我国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将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网络建设。

日本也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宣布5G网络商用……在业界各界推动下,5G相关技术标准和商用进程已逐步建立。

运营商争相开展试点,设备制造商在传统产业积极配合下进行示范。

相关业务(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无人机、VR云游戏等)将为年内预商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