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有两大难点,一是数据,二是人才。
两者缺一不可。
未来还会有教师这个职业吗?小时候,我们总是幻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老师会怎样?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留下作业或者让我背课文了。
转眼20年过去了,“AI+教育”的炒作如火如荼。
人工智能似乎正在取代教师。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即将打响。
今年9月,可以说是首支“AI+教育”股票的英语流利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开盘价为16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8%。
截至收盘,股价报12.6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2%,市值6.07亿美元。
2017年的IPO,让市场对“AI+教育”理念落地的期待越来越高。
流利说的上市能否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落地带来希望?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问题。
当然,教育是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
一方面,当前教育行业的模式与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迫切需要利用新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
另一方面,教育行业的容错率很高,远离伦理问题。
与旅游、医疗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不同。
AI+教育发展现状当前,自适应学习是未来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新机遇。
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互联网行业,个性化的产品体验无疑会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
基于目前教育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AI锐健将自适应学习分为三类:自适应+K12教育、自适应+语言教育、自适应+分级阅读。
今年以来,在线教育企业屡次受到资本关注。
1月20日,学霸君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 3月,一学教育获得1.2亿元天使轮融资,三个月后增至2.7亿元; 4月,Zuobox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
此前,Zuobox已累计融资3.02亿元; 8月14日,作业邦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 8月23日,VIPKID筹集2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行业新纪录;今年1月,哒哒英语获1亿美元C轮融资; 3月,壹壹夜获2.5亿美元E轮融资;……据GET教育科技大会《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融资总额达96.4亿公告金额的融资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的58.1亿元增长66%。
融资案件增加68%。
在线教育成为资本争夺的对象,人工智能功不可没。
其数据处理能力赋予教育更多可能。
在AI的介入下,自适应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自动确定学生的知识图谱,有针对性地推荐符合学生个人能力的内容。
VIPKID在K12领域发展最为强劲。
VIPKID于今年8月启动V+战略,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全球首个第三代在线教育技术引擎。
短短五年时间,VIPKID完成了从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三级跳”。
今年9月英语流利说的推出可谓适应性+语言教育的一次成功。
去年7月,“流利说”推出了基于AI技术的自适应学习产品——“懂你的课堂”APP,基于RHR层次递归理论、语音识别技术、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
内容和节目推荐。
在这波自适应+语言教育的浪潮中,大量英语在线教育机构也开始寻求向AI转型的机会。
在自适应+分级阅读领域,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体系和课程设计,但在国内尚未形成。
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的差异,分级阅读系统不能作为进口产品直接应用。
考拉读书是祥阅教育打造的国内唯一的K12中文分级阅读品牌。
该平台为不同阅读能力、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内容,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阅读能力。
分级阅读的关键难点之一是“如何科学划分课文的难易程度”。
考拉读书历时两年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分级底层语料库。
它结合了语言学、测量心理学和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前沿人工智能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级阅读将是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K12在线教育依然火热。
其他领域如K12教育(幼儿园到高中)、幼儿教育、素质教育、出国语言培训、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知识社区和新媒体等领域,单轮数亿美元的大公司都有出现了。
一。
从综合融资情况可以看出,K12领域融资金额最高。
今年6月,VIPKID完成5亿美元D+轮融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完成后,VIPKID估值超亿元。
K12因其覆盖时间长、用户规模大(超过1.8亿)、刚需而成为最具爆发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全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投融资热点集中在在线培训领域,其中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投融资占35.9%,在线科目辅导占28.2%,合计占比64.1%。
市场需求大、刚性强、政策限制少、盈利模式简单清晰,成为在线培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尤其是在线少儿英语培训领域,与在线学科辅导相比,政策限制较少,用户需求更加标准化,师资(外教)与线下差异较大,导致融资快速增加。
照片搜索、表情识别、个性化推荐是最常见的实现模式。
在实际产品中,照片搜索、表情识别、个性化推荐是最常见的实现模式。
例如,易学教育发布的“松鼠AI”,利用人工智能系统为孩子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海峰推出的《好望角》通过人脸识别、眼神识别、表情分析等方式,向老师实时反馈孩子们的听力状况。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根据人的差异,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它是孔子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这个想法在拥有先进技术的今天也适用。
目前,贴着“因材施教”等标签的教育公司不少,其运营思路大同小异:利用AI等技术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点,检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充分了解情况后,提出个性化建议。
不得不说,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应试教育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当前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只能分班进行。
最多只是大班和小班的区别。
教师很难考虑到所有学生。
AI可以实现“千人”学习,利用数据随时随地最高效地反馈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计划。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公众对AI的期望太高,已经超出了AI目前所能达到的程度;项目同质化严重,很多企业只是一味追潮流,仍然打着AI旗号使用传统教学;最重要的是,缺乏既懂人工智能又懂教育的人才。
结论 AI+教育的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落地项目大多集中在自适应学习、评估与机器识别、大数据、智能硬件等领域。
除上述学校外,还有提供学校管理系统的小宝在线、使用智能算法排课的小阳教育等学校。
但人工智能真的能完全取代老师吗?从目前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学霸君合伙人、首席科学家陈瑞峰曾表示:“AI不会减少教师数量,而是会取代教师解决低效、重复性劳动,教师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
”在引导孩子情绪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真正的老师。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有两大难点,一是数据,二是人才。
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在教育领域继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