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眼镜创业热潮,这些厂商真会玩

时间:2024-05-22 11:53:21 科技赋能

3月26日,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公司Oculus,点燃了社会对虚拟现实的热情,尽管用户市场尚未引爆。

但对于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仅在中国,目前就有超过50款VR眼镜相关产品上市销售。

在深圳,还有更多的创业者准备创业。

至于具体的产品,也有各种花样和噱头。

不得不说,相关领域的创业者确实很会玩。

就炒作而言,市场有多大?面对大家询问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炫酷虚拟现实眼镜何时推出,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回应称,“可能需要5年甚至12年才能实现这样的产品”。

这意味着 Oculus 似乎要等到明年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然而,虚拟现实眼镜市场的反响却比这乐观得多,从传闻中的 E3 索尼“梦神”VR 眼镜将于 2020 年推出,售价近百元,到谷歌售价 100 元的虚拟现实眼镜 ViewMaster仅30美元,国内暴风视频甚至推出了9元不包邮的纸质版《暴风魔镜》。

一时间,虚拟现实眼镜市场爆发式增长,而Oculus团队也在近期宣布,消费者版Oculus Rift将于2020年发布,第一季度上市,或可开启预购年底。

如今,不仅谷歌、Facebook等重量级玩家纷纷进入虚拟现实眼镜市场,三星、索尼等传统硬件厂商也纷纷进入该市场。

中国围绕虚拟现实眼镜的创业者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而“暴风魔镜”被认为是暴风视频神话的缔造者。

虽然现在虚拟现实眼镜很热,但这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虚拟现实眼镜的市场有多大,可以让这么多巨头和创业者进入?今年4月初,投资银行Digi-Capital发布最新报告称,到今年年底,虚拟现实设备的市场规模仅为1亿美元。

不过,其他第三方研究数据显示,虚拟现实技术普及后,仅游戏和视频的市场规模就可能超过万亿元。

上述两份报告数据从两个不同的纬度预测了未来。

毫无疑问,乐观估计虚拟现实产业将产生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电影、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无限想象空间。

然而,这种悲观预测并非毫无根据。

目前,虚拟现实眼镜还存在不少难点,主要包括硬件层面的“硬”伤和相关技术、内容层面的“软”弱点。

无论市场看好还是看跌,暴风视频的多次涨停板都不会阻止暴风视频借“虚实”之势一次次冲击涨停板。

2019年3月24日,暴风视频在创业板挂牌,开盘价9.43元,公司市值达12.34亿元。

但神奇的是,暴风视频在前31天就完成了史无前例的30个涨停。

截至6月25日,暴风视频股价高达1亿元。

此时,暴风视频的市值突破1亿元。

尽管本周期间,暴风科技股价经历了5次跌停,从1元跌至1元。

这一切都与暴风视频2018年7月推出的虚拟现实眼镜计划有很大关系。

2019年9月1日,暴风视频发布了第一代暴风魔镜,售价99元。

仅仅3个月后,第二代产品就发布了。

今年6月4日,第三代Storm Box亮相。

这条时间线与暴风视频的涨停曲线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虚拟现实是暴风视频涨停背后最有力的推手。

暴风视频是第一个拆除VIE并在A股上市的人。

由于市值暴涨,奇虎、世纪佳缘、《陌陌》均传出要拆除VIE并在A股市场上市的消息。

然而,在暴风视频丰满的股价之下,却是骨感的表现。

单一视频播放器很难重新焕发活力。

心急的CEO冯鑫决定直接跨越平台和生态两大障碍,进军虚拟现实。

此举奠定了暴风视频后来成功成为怪兽股的神话,但其起家的视频播放器业务却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

这与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密切相关。

更多人更喜欢“在线”观看。

视频播放器业务将被边缘化已成定局,而暴风视频押注虚拟现实眼镜似乎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虚拟现实眼镜的概念让暴风视频风靡资本市场。

在刚刚举行的第三代产品暴风魔镜发布会上,暴风视频CEO冯鑫不仅介绍了第三代新品的特点,还介绍了暴风魔镜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方面的布局现实产业链,构建垄断竞争的生态系统,将是暴风视频未来必须走的路。

为此,冯鑫将生态建设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向开发者和第三方眼镜厂商提供SDK;第二步是加大内容制作,第三步是与国内最大的手机代理商合作进行线下渠道; 4、建立VR孵化器;第五步,设立松鹤暴风VR投资基金。

这五个步骤围绕:定制内容+周边硬件布局生态。

然而,在利好的市场形势下,暴风视频的虚拟现实眼镜战略之路并不平坦。

除了谷歌、Facebook、三星和索尼等重量级玩家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眼镜带来的冲击之外,国内包括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和腾讯在内的公司也不允许暴风视频保持虚拟现实眼镜领域的主导地位。

以及深圳异军突起的一批虚拟现实眼镜初创企业,未来国内虚拟现实眼镜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深圳推出了一条又一条产品线。

尽管国内虚拟现实眼镜创业浪潮被诟病缺乏创新,但这并不能阻止智能硬件初创公司涉足虚拟现实眼镜。

深圳作为中国智能硬件创业基地,其创业环境被日本媒体形容为“中国硅谷”。

虚拟现实眼镜在这里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一条又一条的产品线在这里推出。

深圳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满足智能硬件初创公司从设计到打样到制造,从芯片到网络到电池寿命到连接到传感器到材料的需求。

以下是智能硬件初创公司需要解决的“难题”。

可以快速获得系统解决方案。

这些优势吸引了虚拟现实眼镜中小创业者聚集深圳。

在深圳聚众创科技、深圳经纬度科技、深圳虚拟现实科技等推出虚拟现实眼镜产品的中小型创业公司中,你听说过或没听说过的公司都在进入这个领域。

在深圳独特的创业环境下,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小型创业公司落地深圳,进入虚拟现实眼镜创业领域。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继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引发虚拟现实眼镜行业的创业热潮后,除了暴风视频外,国内各行业相关的公司和技术团队也纷纷进入该行业,推出了各种虚拟现实眼镜品牌。

截至目前,国产能叫出名字或叫不出来名字的“虚拟现实眼镜”多达50款以上。

但在这股热潮中,技术含量低的山寨、跟风严重等问题也开始爆发。

2016年,谷歌采用“纸板”形式DIY虚拟现实眼镜,降低了虚拟现实眼镜的进入门槛,为中小创业者进入虚拟现实眼镜领域提供了参考路径。

然而,由于缺乏独特的创新技术,导致大多数虚拟现实眼镜在技术框架上面临着高度同质化的趋势。

这对于国内VR行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熟悉的智能硬件业务,尽管前景仍不明朗。

与声音更大的智能手表相比,虚拟现实眼镜似乎更受欢迎。

与缺乏创新的国内中小型初创企业相比,全球科技巨头的进入让人们看到了VR眼镜创新突破的曙光。

Facebook重金收购Oculus后,谷歌以5.42亿美元领投Magic Leap,微软推出全息VR眼镜。

眼镜Hololens,甚至光学巨头卡尔蔡司都参与其中。

如果说Oculus引发了VR眼镜概念的兴起,那么卡尔蔡司就是最有希望突破虚拟现实眼镜技术瓶颈的科技公司之一。

这家来自德国的光学巨头成立于2007年,拥有20年的传统镜头生产经验。

第一个虚拟现实设备 VR One 于 10 月发布。

从现有玩家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VR One继承了卡尔蔡司的精致与贴心。

遗憾的是,目前仅支持 iPhone 6 和三星 Galaxy S5,但其后续产品将逐步添加更多机型支持。

一向“强势”的谷歌推出了备受争议的虚拟现实眼镜Cardboard。

Cardboard 最初是由 Google 巴黎部门的两位工程师 David Coz 和 Damien Henry 设计的。

) 创造力。

他们利用谷歌的“20%时间”规则,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清除由回收纸板制成的设备表面的污垢。

当然,这有着深远的意义。

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后,化繁为简的Google Cardboard的推出让人大吃一惊。

谷歌推出的售价仅为30美元的ViewMaster,也将虚拟现实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谷歌产品一直拥有非常广泛的极客文化受众,但无论如何,如此实惠的价格再次为虚拟现实眼镜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上述两家科技巨头相比,微软今年1月22日发布的HoloLens VR眼镜有很大不同。

首先,微软Windows 10将为HoloLens提供原生支持,当然也会为Oculus Rift等虚拟现实设备提供原生支持。

这使得 HoloLens 无需额外的图片校正即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与 Oculus Rift 创建与现实隔绝的虚拟场景不同,Hololens 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好的交互性。

难怪媒体称 Hololens 是微软有史以来推出的最令人惊叹的产品之一。

就像其他领域一样,有人看好虚拟现实眼镜市场,有人看好它的衰落,但这并不妨碍那些想要颠覆世界或者想要盈利的公司继续进入这个领域,但可以肯定地说,对于我们消费者尤其是极客来说,无论体验好坏,虚拟现实眼镜都给我们带来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