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溪(公众号:车东溪)车东溪1月8日报道,在网约车大战即将重启之际,滴滴今天发布了年度出行大数据。
去年,滴滴部署用户数达到4.5亿,累计完成订单74.3亿。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交通图)滴滴的数据反映了2017年共享出行的快速发展——全年共有10.5亿人次使用滴滴的共享出行/快车拼车服务。
此外,滴滴平台的出租车订单也达到11亿。
(北京首都机场出行地图)为了应对庞大的订单量,滴滴在全国设立了数以万计的小绿点——我们打车时常用的推荐接载点,帮助乘客和乘客司机们可以快速定位对方,据说这为司机和乘客节省了超过20亿个电话。
这背后是滴滴的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将在线机器学习应用于数据学习和分析,数千个小绿点的数据将实时更新,以确保它们落在最佳停车位上。
通过基于海量数据构建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截至去年底,滴滴15分钟预测出行需求的准确率超过85%。
滴滴还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运用在智慧城市——去年滴滴与济南、武汉、广州等城市合作,通过智能红绿灯、感应屏、潮汐车道缓解拥堵。
在上述城市,滴滴通过提供出行数据帮助优化了10多个红绿灯,缓解了当地10%-20%的拥堵指数。
(全国交通热图)在交通安全方面,滴滴还利用人工智能推出了防疲劳驾驶和“滴滴护航”安全驾驶监测系统,去年平台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了21% 。
此外,滴滴每天对车主进行筛选和验证,拒绝4万个不合格的注册申请。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每次使用滴滴打车时,都会听到“系好后座安全带”的语音提示。
后座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从2.5%上升到10%以上。
进入成立第五年,滴滴已成长为估值超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年度出行数据的背后,是滴滴从网约车平台向综合出行服务商转型,进军自动驾驶、租车、共享单车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