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第一批矿机在中国诞生。
加密货币行业正处于探索时代。
谁也没想到,很快就有人真的发现了“新大陆”。
近日,继嘉楠耘智、亿邦国际之后,全球矿机霸主比特大陆也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5年时间,比特大陆从零增至28亿美元。
其全称是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和心理学双专业的吴忌寒找到了毕业于中科院的技术大师詹克团,与他合作。
- 创立比特大陆。
比特大陆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根据比特大陆对自身的定位,这是一家专注于高速、低功耗定制芯片设计与开发的科技公司。
它从事可用于加密货币挖矿和人工智能的ASIC芯片设计。
、销售加密货币矿机和人工智能硬件、矿场和矿池运营以及其他加密货币相关业务。
2017年成立后,比特大陆创始人之一、“技术大脑”詹克团花了6个月的时间研发了比特大陆第一代矿机,并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
此时,比特币的价格已达到美元处于高位,比特大陆年初就已经在加密货币矿机生产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然而2009年,比特币行业进入长期熊市,比特大陆也难免遭遇挫折。
吴忌寒曾坦言,2009年是比特大陆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几乎破产了”。
然而,比特大陆幸存下来,并于年内推出了其第一个矿池蚂蚁矿池,该矿池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矿池之一。
紧接着,比特大陆在2018年推出了搭载28nm ASIC芯片的蚂蚁矿机S7和搭载16nm ASIC芯片的蚂蚁矿机S9。
由于2018年比特币价格反弹,年初开始进入大行上涨周期,比特大陆在此期间快速成长。
招股书显示,比特大陆全年总营收为1.37亿美元,增至2.78亿美元,同比增长0.13%。
2019年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超乎想象。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比特币价格上涨至6美元。
此时的比特大陆已经成为加密货币矿机市场的领导者,可以说充分享受到了行业增长带来的巨大红利。
数据显示,比特大陆全年营收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0.92%。
至此,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按年营收计算,比特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于ASIC芯片的加密货币挖矿公司,占据74.5%的市场份额,远超第二名(6.2%)。
第三名(4.5%)。
资料来源: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 作为一家 IC 设计公司,Frost & Sullivan 数据显示,按年营收计算,比特大陆是中国第二大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也是全球十大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之一。
如果专注于ASIC芯片芯片开发领域,比特大陆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无晶圆厂ASIC芯片设计公司。
来源:比特大陆招股书 来源:比特大陆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披露,比特大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8.45 亿美元,已超过全年营收,同比增长 0.6%——同年。
从零到28亿美元,比特大陆只用了5年时间。
IC设计行业黑马搅动半导体行业。
尽管业界对比特大陆存在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近两年加密货币和半导体两大热潮的大赢家。
甚至被称为IC设计界的“黑马”。
一度搅动半导体产业链。
首先我们来看看比特大陆的产品线。
虽然比特大陆将自己定位为一家IC设计公司,但通过垂直整合的模式,其在区块链行业拥有更完整的生态系统。
其产品线涵盖从矿机芯片、矿机整机的研发、销售到矿场、矿山等各个领域。
池操作。
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将其营收分为五大类:矿机销售、矿池运营、矿场服务、自营挖矿、其他类别。
ASIC 芯片没有单独归类为一个类别,但 ASIC 芯片是加密货币矿机最受欢迎的。
在核心部分,矿机的计算性能和功耗是由芯片决定的。
ASIC芯片的成本约占矿机总制造成本的80%左右。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今年上半年,比特大陆已经经历了9代ASIC芯片和14代蚂蚁矿机。
其中,蚂蚁矿机销售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提升,上半年占比达94.3%。
2020年、2018年、2018年、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分别销售了23万台、26万台、1万台、1万台矿机。
资料来源: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 资料来源: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 在上述总共 10,000 台矿机中,每台矿机都需要配备数十或数百个 ASIC 芯片。
例如,蚂蚁矿机S9使用了大约10,000个ASIC芯片。
蚂蚁L3+也使用1个ASIC芯片。
蚂蚁矿机S5+甚至使用了1个ASIC芯片。
即使是ASIC芯片数量最少的蚂蚁矿机Z9mini也需要12颗,这意味着什么?比特大陆于今年3月推出了16nm BM芯片。
搭载该芯片的蚂蚁矿机有T9、T9+、S9、S9 Hydro 4个系列。
据悉,该芯片将于年底实现量产规模。
高达数十亿。
作为一家无晶圆厂的 ASIC 芯片设计公司,比特大陆的 ASIC 芯片设计完成后,需要由晶圆代工厂进行生产,并由封装测试工厂进行封装和测试。
其ASIC芯片的数量足以对半导体产业链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以台积电最为明显。
招股书显示,台积电是比特大陆唯一的晶圆代工厂,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与其合作。
数据显示,比特大陆向台积电采购的集成电路价值分别占比特大陆的44.8%、58.5%、58.6%和59.2%。
分别是2019年、2020年、2020年上半年的总采购量。
比特大陆一度成为台积电在中国大陆最大的供应商。
台积电第二大客户,也曾跻身台积电全球前五大客户之列。
今年年初,业内有传言称台积电收到了比特大陆10万片12nm芯片的紧急订单。
台积电的客户之一联发科也在发布会上透露,台积电的12nm产能已全部被比特大陆占据。
还有传言称,比特大陆中国大陆已经承包了台积电南京工厂的产能……虽然传言未必属实,但比特大陆确实已被台积电列为重要客户。
尽管有人认为比特大陆对台积电等供应商有一定的依赖,但事实上台积电是当前芯片产业链中的顶尖公司。
英伟达、高通、华为海思等芯片设计公司并不像比特大陆那样依赖台积电。
区别。
由于加密货币市场变化较大,以比特大陆为代表的加密货币ASIC芯片客户业绩的起伏对台积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今年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台积电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持续强劲的需求以及更加有利的汇率环境减缓了移动业务营收疲软的影响,但也受到了加密货币的影响受需求下降影响,台积电预计全年美元营收将略低于此前预估的10%。
封测方面,招股书披露,比特大陆与多家行业领先的封测代工厂保持合作关系,包括日月光、长电科技等,其影响力也体现在封测行业。
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除了日月光和长电科技外,为比特大陆ASIC芯片提供封测服务的公司还有华天科技和通富微电子。
其中,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子日封测量在1kk左右,日月光、长电科技日封测合计高达5kk。
该媒体称,业内预测大陆封测行业今年将受益于比特大陆约30亿元。
相比之下,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是比特大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远不及嘉楠耘智和亿邦动力。
数据显示,比特大陆预计2018年ASIC芯片总营收为18亿美元,占ASIC设计行业市场份额的7.0%。
从这个营收来看,比特大陆在国内仅次于华为海思,不得不说确实是IC设计行业的一大黑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比特大陆发布了最新一代7nm ASIC芯片,计算性能显着提升,功耗降低,并透露正在研发下一代7nm ASIC芯片。
人工智能是未来吗?这家看似非常成功的公司背后,也隐藏着风险。
比特大陆在招股书中详细阐述了其运营中的多项风险因素,包括整体毛利率下降、库存逐年增加以及对单一晶圆代工厂和少量封装厂的依赖等。
但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块链行业的影响因素。
正如招股说明书所述,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无法保证加密货币的使用会持续增长,并受到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以及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影响。
加密货币价格一直波动很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比特币价格分别为6美元、6美元、6美元。
今年6月30日,价格从去年底的6美元跌至6美元,波动非常大。
。
由于比特大陆绝大多数收入来自矿机销售,比特币价格波动对其业务影响巨大。
此外,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强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
例如,中国许多省份的地方政府正在考虑实施新的电价、土地使用、税收和环境保护规定,以限制和控制加密货币挖矿活动;美国的几个州政府也在考虑采取新的法规来限制加密货币挖矿。
主动供电……鉴于行业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自身的发展,比特大陆将AI芯片作为下一步的目标。
在本次披露的招股书中,比特大陆强调了其AI芯片业务,表示其是全球少数有能力开发用于云训练和推理的AI芯片的公司之一。
其开发的AI芯片可以作为深度学习的张量计算加速处理器,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推理。
事实上,比特大陆早在2018年就开始研究AI芯片,2019年第二季度发布了第一代云端AI芯片BM。
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第二代云端AI芯片BM。
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12nm工艺。
处理新一代AI芯片MB。
资料来源:比特大陆招股书 此外,比特大陆还开发了多种 AI 硬件,包括搭载其 AI 芯片的加速卡和路由器。
比特大陆表示,其AI硬件主要用于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
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设备计算芯片、算法、开发平台等其他人工智能领域。
比特大陆在AI芯片布局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
招股书显示,持续投资AI领域、推动AI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商业应用是比特大陆的三大战略之一。
吴忌寒也曾公开表示,五年内AI芯片可以占到比特大陆营收的40%。
从研发人员配置来看,比特大陆的研发人员中,有一名专注于AI ASIC芯片开发。
比特大陆在招股书中将“AI芯片行业的强劲竞争对手”列为自己的优势,并称其为“中国云端AI芯片的先行者”。
不过,AI芯片近年来一直是热门领域,全球各大巨头纷纷布局。
被比特大陆视为AI芯片竞争对手的谷歌和英伟达已经推出了相对成熟的产品,部分产品已经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量产应用水平;甚至国内竞争也变得激烈。
寒武纪于2016年推出寒武纪1A,并于今年5月发布云端AI芯片MLU。
国内多家企业近期也发布了云端AI芯片产品。
可见,在AI芯片领域,比特大陆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云端AI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21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1%。
但AI芯片能成为比特大陆的未来吗?这可能是对自成立以来一直主导加密货币行业的比特大陆最好、最严厉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