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OPPO、vivo将进军电视行业的消息传出后,OPPO、vivo均对此予以否认,华为也未证实该消息。
但如果华为真的下定决心要做电视,小编也不会感到意外。
早在今年6月22日举行的Huawei DigiX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就详细阐述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新战略: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
全场景智能硬件包括手机、平板、PC、穿戴、电视、音箱、车机以及泛物联网照明、安防、监控等,打造汽车、家庭、办公、运动健身等各大场景。
在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方面,至少余承东曾表示,需要电视。
在构建智慧生活生态方面,小米和乐视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做电视。
如今,同样想要打造智能生活生态的华为想要打造电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电视是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场景智慧革命已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整体战略。
也就是说,电视是华为的战略需求之一。
除了战略需要,华为在做电视方面也有其他手机厂商不具备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4K电视的大幅降价和普及,人们对4K电视的认识逐渐加深,但更多存在于面板中,而对于支持4K成像的视频芯片却知之甚少。
完整的视频处理流程包括视频采集、视频处理、视频传输和视频显示四大部分。
除了直接影响观感的显示面板外,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视频处理,包括视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去隔行、视频格式转换等,视频处理质量的核心在于芯片的性能。
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的海思麒麟处理器已经家喻户晓。
事实上,在电视领域,华为海思也有布局,目前国内市场份额也不小。
年前,国内自研芯片基本处于样机或自用阶段,市场接受度很低。
当时国产芯片占比仅1%左右,国外芯片占比95%以上。
尤其是TI占据了中国市场近半壁江山。
主要原因是国外厂商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深耕多年。
他们熟悉该行业的特点。
国产芯片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当时应用视频行业的厂商在选择芯片时基本上只考虑国外芯片,很少选择国产芯片。
然而,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以华为海思、中星微电子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异军突起。
华为海思在视频芯片领域“逆袭”。
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降低了中高端芯片的整体价格,在多个品牌的产品中安装了“中国芯片”。
据华为海思相关负责人介绍,其视频编解码芯片体系非常全面,从65nm A到28nm都有。
芯片产品覆盖消费市场、商业市场和工业市场,分辨率从D1到最新的4K。
帧速率高达 60fps。
华为海思的hiV、hiV芯片正在成为众多4K品牌电视的“心脏”,其中包括夏普、海信、康佳等使用海思芯片的品牌。
几年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国产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增至60%左右,是10年前的60倍,而国外芯片份额则下降至35%左右。
华为海思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
其研发的自主超高清智能电视核心芯片年出货量近万台,已进入国内六大彩电厂商供应链。
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互联网品牌低价策略失败的影响,中国彩电市场规模持续下滑。
在此背景下,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已成常态,彩电巨头纷纷升级转型,寻求新机遇。
在小编看来,掌握核心技术的华为拥有终端-软件-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在为智能生活打造智能硬件方面拥有其他手机厂商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同时,小编也认为,目前智能电视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华为的技术优势将有助于其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做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
随着5G商用的推进,电视作为智慧生活的主要入口之一,在5G网络的支持下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对于同时拥有5G通信和视频处理芯片技术的华为来说,做电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事物。
另外,华为还拥有多项视频编码技术专利,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在做电视方面,华为的技术优势可能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