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ES消费电子展又来了。
它是每年最受关注的世界展览之一。
然而,在今年的CES之前,对于新趋势的预测与去年几乎相同。
在创业渐冷、资本经历寒冬的当下,我们还能从这次展会中得到什么启发和机会吗?什么是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消费电子展,全称国际消费电子展,每年一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
它由消费电子制造商协会(CEA)主办,旨在促进尖端电子技术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
该展始于2001年,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
现已成为全球各大电子产品公司发布产品信息、展示高科技水平、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的窗口。
展示新颖独特的产品是CES展会的主要目的。
在CES上,我们可以看到科技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
外媒如何预测今年的CES?如果你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和信息,你会发现,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大家预测的趋势和方向与去年几乎相同: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发布的预测报告全称为HMI(人机界面),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功能将成为今年CES汽车技术的主题。
英伟达和英特尔预计将在 CES 上带来用于汽车平台的新型处理器,有望将汽车增强现实应用变成现实。
科技媒体 The Verge 发表文章展望最受期待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文章预计,CES的焦点将包括汽车电子智能系统、智能家居和电视、可穿戴设备和VR设备。
同时,还可以期待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的新产品、新技术更新。
美国科技博客Mashable近日撰文展望了今年CES的七大科技趋势,包括新概念汽车、虚拟现实、无人机、智能家居、健康可穿戴设备等,作者带你走进CES幕后。
您还应该看到什么?那么,在这个规模宏大、举世闻名的展会上,我们能期待什么样的新机遇呢? 1、亚洲市场成为电子消费新的增长点。
2018年,CEA首次在亚洲举办消费电子展CES Asia。
选择在上海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因为CEA总裁Gary Shapiro认为,中国和亚洲已经是最重要的消费电子市场。
根据CEA和GEFK数字世界报告的研究,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经济体,中国使用的智能终端超过7亿台。
全球每年消费电子设备支出为1.0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科技消费品市场总额达1亿美元。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去年的CES,超过四分之一的参展商来自中国。
中兴、华为、阿里巴巴、海信、联想等中国科技企业甚至保留了最显眼的展位和广告。
卡片。
不仅仅是这些大型科技公司。
中国的初创科技公司也在去年的 CES 上大放异彩:中国无人机制造商 EHang 和允许用户在移动设备背面点击和滑动屏幕的初创公司 Handscape,都获得了很多关注。
今年,我们继续期待中国企业参展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董事长蒂姆·巴贾林(Tim Bajarin)表示:“毫无疑问,中国企业正在到来,他们将取代传统的CES参展商。
他们希望在未来占据更多的位置。
在CES上本周,大疆创新展位将多达27个,净面积达25,000平方英尺(约平方米),是去年的两倍,乐视网还将在CES上展示多款新品,包括其声称的产品。
全球最大的4K电视。
深圳智能硬件创业团队控品科技研发的头戴式空气净化器也将在本届CES展出,这是首款在国际展会上亮相的可穿戴空气净化器产品。
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华兴负责人周翔认为,新技术的成熟将带来新的创业浪潮。
成为下一波创业浪潮的基础。
周翔表示,2018年,电商、团购等创业的兴起,得益于支付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得益于小米、华为等企业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力普及。
今年下半年以来,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并不多见。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赶上下一次“技术革命”。
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将是下一个趋势。
“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关行业特别好的企业。
”周翔说。
“我们还不能说明年会有,但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
” 3、还无法真正进入消费级应用。
现在还为时过早。
如果仔细观察去年CES展上引起轰动的产品,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完全进入消费应用市场。
Gogoro Smartscooter是一款无需充电的智能电动摩托车,被科技媒体The Verge评选为“Best of CES”。
但Gogoro智能滑板车只能为备用电池充电,不适合传统电站的充电桩。
目前尚未在任何地区投放市场。
梅赛德斯-奔驰在去年CES上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F-在智能汽车方面几乎全面击败了其他汽车厂商。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F-Luxury in Motion离我们太遥远了。
据梅赛德斯-奔驰称,该车的实际备件现在才“可能正在生产”。
真车什么时候能上市?忘了它。
华兴金融顾问郑一凡认为,机器人和虚拟现实将是今年CES上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目前距离消费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她说。
虚拟现实在普及大规模消费之前,还面临着工具设备、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的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Sony Gear VR由于只能适配部分三星手机,因此无法广泛普及。
目前看来,最适合融入虚拟现实的行业是游戏和视频,但参与这部分内容制作的团队却很少。
郑一凡表示,虚拟现实行业目前需要一个“杀手级”应用来激活市场。
类似于3D电影技术的《阿凡达》、触摸屏手机技术的《愤怒的小鸟》等。
如果今年VR消费市场能够出现这样的应用,最大的概率应该来自于游戏。
不过,展会还没有真正开始,或许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至少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在外媒大规模曝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