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VR市场风起云涌,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纷纷登场。
一时间,投资、并购、发布会纷纷涌现。
然而,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和马云,除了在愚人节发布了温和的BUY+计划外,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
马老板是不是在暗中谋划什么大动作?还是他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BUY+就像愚人节礼物。
VR概念在国内热议已久,但阿里巴巴却始终不紧不慢。
三月初,有消息泄露。
愚人节,他宣布了VR购物计划,并且还为自己的阿里音乐和阿里游戏添加了VR标签。
然而阿里的动作始终是雷声不太大,雨滴小一些。
各种大小卫星飞了半天,也没看到几颗落地。
马老板给大家画了一个大蛋糕,但他似乎并不着急烤。
这是明智之举,无论一个概念如何炒作,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
马老板很清楚,在VR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前,淘宝大规模推广VR购物并没有多大意义。
没有人会为了体验VR购物而购买昂贵的VR头盔,尤其是现在佩戴VR头盔并不能提供非凡的购物体验。
因此,在VR头戴设备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之前,阿里巴巴并不需要完全实现其VR购物。
不过,看到这个新兴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马老板当然不会放过。
他根本没有研究什么是VR技术,而是从老本行做起。
阿里悄悄地开始从淘金者身上收割黄金。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美国淘金热时期,无数人前往炎热的西部淘金,有人发现这里的淘金者缺水,于是他们就开始做起了销售淘金者矿泉水的生意。
故事的最后,就是这些卖水、卖铲子的家伙赚了钱。
马云也有同样的想法。
淘宝上大大小小的店铺有数十款VR眼镜、头盔在售;无数VR项目在阿里巴巴众筹平台融资;阿里巴巴是所有VR厂商依赖的B2B工具;甚至连Oculus的老板扎克伯格来到中国,都不得不谈起在淘宝上卖产品……阿里看似什么都没做,却完成了VR产业链的布局。
它悄然控制着VR产业链最关键的两个环节——采购和销售。
哪怕一家好的VR公司能够脱颖而出,也必然会赚到阿里的一份钱——阿里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一切都源于马云几十年前的布局。
马老板的阴谋 在一次互联网会议上,马云总结了如何成功做生意:你要看看10年、20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你要考虑你的产品和服务对20年的影响。
对人类未来有什么帮助吗?淘宝和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例子。
无论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VR,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机交互如何变化,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
。
而这一切,马云在淘宝创立时就已经规划好了。
因此,马老板并不急于在VR产业链上抢地盘。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推出的VR战略,与其说是阿里巴巴进军VR市场的表态,倒不如说是马老板对拓展这个市场的鼓励。
这个产业链越大,淘宝、阿里巴巴上卖的VR设备和内容就越多,马老板的生意就会越大。
而且,马老板还省了不少钱。
通过投资Magic Leap等多家VR公司,并建立阿里巴巴自己的VR实验室,阿里巴巴已做好迎接VR爆发的准备。
一旦VR产品加速普及,阿里巴巴将做好将自身业务快速与VR对接的准备。
综上所述,姜毕竟还是辣的。
在黑暗的VR市场中,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始终站在市场的后面,分享每一位淘金者的成就。
VR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知识产权、一些核心技术等,都是亟待开发的蓝海领域。
如果我们回顾整个产业链,或许能够发现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