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将腾讯纳入案例研究,中国新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全球课程。
2019年1月14日,《腾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的商业案例被纳入哈佛商学院高管教育课程。
该案例由哈佛商学院撰写,历时一年半完成。
系统阐释了腾讯在数字文化内容生产、中华文化符号创造等方面的新文化创意模式与实践。
当天,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共同负责人埃利·奥菲克·教授(Elie Ofek教授)为哈佛商学院全球校友、中国商学院教授以及来自网络文学、动漫、影视等行业人士进行了首场讲座。
通过腾讯会议领域。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腾讯影业CEO、腾讯动漫王牌 程武,腾讯集团市场公关部总经理、腾讯新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航,腾讯集团市场营销戴斌,副总经理腾讯新文创研究院公关部、执行院长、腾讯集团营销公关部的副总经理·刘小岚也参与了讲座并与同学们互动问答。
埃利·奥菲克·教授表示:“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腾讯新文创利用强大的商业生态和数字化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不仅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哈佛商学院精彩案例的基础,新的文创案例将成为哈佛商学院以及全球其他顶尖商学院的宝贵教学资源。
”程武.他表示:“腾讯新文化创新很荣幸入选哈佛商学院课程案例。
十年来,腾讯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基于其独特的科技+文化定位,希望为中国创作者生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构建文化生产方式、打磨文化作品,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与时俱进,更要从文化的角度追求科技向善,希望中国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开启更多新的可能。
2016年,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正式提出“科技+文化”作为腾讯的未来战略。
2019年,腾讯推出新的文创战略,加大在数字文化内容领域的拓展尝试,以科技助力。
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2019年9月,经过对腾讯近一年的前期研究,哈佛商学院开始对腾讯新文创战略进行案例研究。
此后,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共同负责人Elie Ofek、哈佛商学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Dawn Lau、研究员Billy Chan在腾讯新文化创新研究院的支持下深度访谈结合商业数据研究,历时一年半完成案例撰写。
该案例围绕“打造让科技辅助文化符号生产的商业模式”这一主题,阐述了腾讯在文化产业的探索历程。
2006年,腾讯提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开创性地将IP作为文化生产的基本单元。
此后,腾讯大力推进内部电影产业、网络文学、动漫等数字内容生态建设,并将IP建设和多平台衍生策略有效运用到振兴传统文化IP等项目中。
2019年,腾讯将泛娱乐战略升级为新文创战略,确立了“以IP为核心,加强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相互赋能”的核心方法论,开始推动长期文化IP塑造。
案例深入剖析了本土原创IP孵化的《庆余年》项目、腾讯九大产品联推云南省省级文旅IP项目、《王者荣耀》与云南省文旅合作等三个标志性项目。
敦煌研究院激活传统文化工程。
近五年来,腾讯还陆续打造了《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庆余年》等优质原创IP,其中《庆余年》电视剧播放量高达1亿次。
腾讯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开展新型文创战略合作,打造出《古画会唱歌》、《敦煌诗巾》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去年疫情期间上线的“游敦煌”小程序,至今使用次数已超过1万次。
腾讯还积极运用新文创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开放腾讯数字内容和产业能力,助力云南、海南、成都等城市文化、旅游及周边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12月,腾讯联合阅文集团启动“世界文化遗产新文化创新计划”,开始探索从短篇小说到改编短剧、动漫、音乐的全链条V-IP(短IP)发展模式。
IP孵化模式往往要经历较长的IP成长期和宣传期。
以峨眉山申遗成功25周年项目首部作品《枣知道》为例。
短短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网络文学创作到定格动画短片制作再到宣传发行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