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童程童美:定义“1+X”教育模式,学科质量提升已成必然

时间:2024-05-20 01:12:14 科技赋能

拥抱数字化未来,教育该如何转型升级? 10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预见未来,解码数字时代DNA”童程童美品牌与产品发布会给出了最新答案。

童程童美未来教育学院首席教育官孙莹认为,青少年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应该具备基于数字思维的四项核心能力。

会上,童程童美未来教育学院首席教育官“1+孙莹”新模式发表主题演讲,解码数字时代DNA,打造四大核心数字能力。

行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数字化是最大的确定性。

”孙莹在主题演讲中明确表示,“今天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国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数字信息渠道,充分被不同的电子设备包围,拥有大量的数字互动体验”在这种信息爆炸中,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学会主动驾驭技术、创新创造,是数字时代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智能科技方面,童程童美从重新定义“数字思维”和“科技素养”入手,解码数字时代儿童必备的大脑“DNA”,即对数字信息的识别和分析、对数字信息的调用和编辑。

数字信息的应用与协作、数字信息的反馈与创新共同构成了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四大核心数字能力。

,这也是未来科技教育的一个新方向。

理解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打开了未来世界的大门。

在数字时代,沟通能力将不仅仅局限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孙莹指出,要想领先未来一步,学习人机交互语言和计算机操作逻辑是解码数字时代、打开未来之门的关键。

如果说今天的孩子广泛学习英语是为了打开世界之门,那么学习计算机语言就是打开未来之门。

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思维。

青少年学习编程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是培养一种人机交互思维。

从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来看,孙莹认为科技素质教育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不要急于求成。

例如,3-6岁是孩子感知和启蒙的最佳年龄。

线下教育,尤其是机器人类课程,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培养启发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能力。

7-12岁是学习思维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科技教育应该通过PBL项目学习、实践学习来探索算法的奥秘,培养逻辑思维、编程思维、工程思维。

13-18岁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早期阶段。

教育应注重构建完整的数字思维,培养未来的竞争力、发展能力和能力。

“1+X素质教育”的新定义使得学科素质教育成为必然。

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轨道,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有更加复杂多样的内容构成。

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在会上提出了“1+X素质教育”新理念。

“1”代表数字思维、编程思维、技术素质教育。

这是数字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思维和素养,是面向未来的孩子不可或缺的教育。

直接参与人机对话、参与数字信息处理编程是训练这个“1”的主要出发点。

在编程中,孩子可以强化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将来可以更好地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甚至发明创造技术。

在“1”的基础上,素质教育要与不同的“X”进行优化结合。

这个“X”可以是任何孩子最喜欢的兴趣,包括艺术、音乐和运动。

与数字思维和科技素养一起,带动学科学习和底层能力的成长,掌握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高层次能力。

未来领袖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提高数字公民能力的专家。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斯坦福大学学习机器学习课程的学生人数从80人增加到80人。

2017年,童程童美进军青少年科技素质领域,提供专业可靠的编程教育和机器人教育针对3-18岁用户,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和完善教学模式。

目前,童程童美已培养了超过16万名科技青少年,在全国70多个城市建立了多个校区,拥有多名专职讲师和多名员工,并成功举办了数十场国际顶级赛事。

2019年,同程在线正式上线,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MO教育平台。

除了教学和研究,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也在不断探索数字时代的未来教育,帮助构建适合孩子的个性化自主教育体系,成为每个家庭专业、值得信赖的科技教育合作伙伴。

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童程童美将不断与未来青少年共同成长,在传递知识中培养科技素养和好奇心,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培养具有未来领袖本领的数字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