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荣耀立志称霸京东智能品类日,重新定义智能穿戴版图

时间:2024-05-22 12:11:31 科技赋能

所谓智能硬件“潮”已经四五年了,焦点已经让位于VR、AI等新事物和区块链。

早期涉足智能设备的硬件创业者大多都失败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科技领域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

然而,京东持续近10天的“智能品类日”刷新了外界对智能穿戴的现有认知。

荣耀、百度、小米等各大品牌悉数亮相,品类也从原来的智能手环延伸至蓝牙。

耳机、体脂秤、VR眼镜等智能穿戴产品已经成为智能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被推到最前沿的概念。

在京东最终公布的榜单中,荣耀在京东智能穿戴销量排名第一,荣耀手环3和荣耀Play手环A2占据单品销量前两名。

智能穿戴市场迎来了新的拐点,也伴随着品牌和市场份额的变化。

智能穿戴市场的马太效应 以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产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据Tracxn出品的《智能穿戴科技报告》显示,2009年是可穿戴创业的高峰期。

当年涌入市场的资金达14.17亿美元,新成立的公司多达数家。

然而,此后,可穿戴行业进入了低谷。

预计。

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可能是Jawbone和Fitbit,它们曾经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智能手环销售公司。

Jawbone在2017年完成第13轮融资后,估值较上一轮30亿美元缩水一半,并在四个月后彻底停产了Up系列健康追踪设备; Fitbit幸运地迎来了IPO机会,但2018年其出货量仅为1万台,同比下降31.6%。

全年净亏损2亿美元,同比增长0.2%。

看来距离破产仅一步之遥了。

独立可穿戴厂商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行业的衰落。

IDC数据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达到1.15亿台,较去年的1.04亿台增长10.3%。

在这场竞争中,扮演“掉队”角色的正是一线手机品牌。

Apple Watch去年第四季度实现销量1万台,市场份额为21%,以15.3%的市场份额位居销量排行榜榜首。

转战国内市场,单从京东的智能品类日成绩就可以一窥端倪。

占据销量大部分的不再是乐信、Bong等大众品牌。

而是被荣耀等后来者的手机品牌所取代。

原因在于,智能穿戴产品早已结束了依靠酷炫来吸引眼球的时代,产品定位也逐渐清晰。

它不是戴在手腕上的计算中心,而是智能手机的时尚配件,为智能可穿戴时代带来了清晰的定义。

分水岭。

通过快速的产品迭代,苹果、荣耀等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功能卖点牢牢占据了市场第一梯队;乐信、华米等早期进入智能穿戴品牌,但由于产品迭代缓慢和产品定位等因素跌至第二梯队。

诚然,相比独立自主可穿戴品牌,手机厂商渠道成熟、技术体系完整、用户群体庞大、场景无缝连接。

围绕智能可穿戴市场的马太效应将会加剧。

并非所有玩家都幸运。

荣耀并不是唯一进军可穿戴领域的国产手机品牌。

小米、OPPO、TCL、魅族等都纷纷涉足,时至今日依然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

不过,荣耀智能穿戴产品销量的逆袭也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残酷。

2020年是荣耀发力智能穿戴市场的开局之年。

2月份,荣耀推出了荣耀xSport蓝牙耳机,就像“音乐一样自由”。

2017年5月,荣耀正式推出荣耀畅玩手环A2,荣获IT年度产品奖; 6月,荣耀发布荣耀体脂秤,可检测身体年龄、体脂率等11项数据;以及荣耀手环3、荣耀音乐竞技场便携式蓝牙音箱等一系列产品……与大多数品牌痴迷于智能概念不同,荣耀在智能穿戴领域最重要的关键词或许是“年轻化” ,从产品到营销的一切都是如此。

在可穿戴产品的布局上,荣耀有明确的战略,那就是打造“荣耀潮流配饰”和“荣耀逆龄神器”。

以荣耀Play手环A2为例,功能设置包括多点触控、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生活防水等必备功能,并且APP消息提醒等服务与手机无缝连接。

更重要的是,荣耀手环A2拥有时尚的设计和丰富的色彩组合,充分迎合了年轻人时尚健康的审美观。

智能手环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硬件,而是一项集美观与健康于一体的科技。

时尚产品。

营销层面,荣耀Play手环A2登上时尚杂志《YOHO潮流志》,并专门为该手环拍摄了一系列时尚大片,引发众多时尚人士纷纷效仿,尤其是红色版本,成功掀起一阵热潮。

大趋势;荣誉打造的《楚老》赢得了一大批年轻人的情感认可,“让青春逆龄前进”的光辉逆龄神器深入人心;此外,还与KEEP合作推出男神女神训练营,与杨澜的《我的21天》专栏深度合作,奥运冠军孙杨代言等。

科技产品上,荣耀大胆开辟了一条时尚新赛道。

这源于荣耀对自身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的自信,更大程度上源于对年轻人消费理念的精准洞察。

或许,荣耀手环3和荣耀畅玩手环A2成为京东智能品类日最热门的产品,或许是意料之中的。

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竞争,手机、智能手环、蓝牙耳机、音箱、体脂秤……荣耀的产品品类日益丰富。

除了执着的品质理念之外,最重要的输出或许就是“尊尚风格”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互联网的界限被打破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用户的生活方式,并以此来占领用户的生活场景。

阿里巴巴、腾讯不遗余力押注出行、外卖、支付等领域的独角兽,他们追求的是生活方式。

就连《海贼王》、《两次更新》、《即时》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短视频节目也纷纷获得投资。

恩惠。

不过,相比于“扶持”用户的产品逻辑,荣耀在这场竞争中更愿意与用户成为朋友。

通过推出产品力强、性价比高、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产品,逐渐吸引年轻用户接受。

“荣耀风格”的生活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例如,针对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担忧,毕竟可穿戴行业仍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荣耀手环A2在上市前经过了多重测试。

全球旅行者佩戴荣耀手环A2登陆南极洲。

通过了直播沸腾、冰冻等多项极限测试。

这些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案例,远比在台上做PPT演讲更让用户印象深刻。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个非常诱人的领域,几乎覆盖了信息娱乐、运动监测、医疗保健、企业应用等每一个细分市场,产品类别达数千种。

也有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发布会上描述了诱人的智慧生活场景,然后将相关产品放到自家商场上进行销售,不管成熟与否、是否急需。

或不,甚至安全与否都没有关系。

言外之意是,围绕“生活方式”的竞争离不开克制和选择。

苹果推出的相关产品仅有Apple Watch和HomePod,而荣耀销售的智能可穿戴产品也不超过10款。

一个有效的策略是不要盲目抢占用户空间。

相反,它把质量、创新和服务作为战略控制点。

荣耀在智能穿戴领域积累的经验并不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