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迈向超级中央计算机——智能汽车电子架构变革拥抱数字重塑

时间:2024-05-20 00:23:19 科技赋能

地平线李星宇简介:数字重塑浪潮下,一场深刻的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变革正在酝酿,汽车行业与PC、手机行业一样,正在迈向智能时代。

这背后将体现出什么样的技术挑战、行业变革和对策?只有将我们的视野置于机器人时代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我们才能看到这场智能汽车电子架构革命对时代的全部意义。

看清趋势并不难,难的是彻底变革自己。

谁能更坚决地拥抱这一趋势,谁就能赢得百年巨变的汽车行业竞争。

以下是本文的一些主要结论: 1.智能汽车将成为移动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

它是IT历史上最复杂的单一产品,并将催生新的Wintel。

2、新的E/E架构将于2019年左右实现商业化。

3、组织变革是整车厂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4.作为移动自主机器的第一种形式,智能汽车将发挥远大于其自身市场的商业价值。

5、E/E架构变革四大趋势:计算集中化、软硬件解耦、平台标准化、功能定制化。

6、新的E/E架构将基于中央计算机层区域的概念构建,体现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概念。

7、新的E/E架构将使OEM厂商在与领先的Tier1的博弈中重新获得主动权。

8、AI边缘计算芯片是技术制高点,需要跨越成本、功耗、性能等关键点。

大趋势:从分布式到集中式 如今,E/E架构设计面临四大挑战:功能安全、实时性能、带宽瓶颈、算力黑洞。

为此,智能汽车E/E架构正在从分布式转向集中式;其最终形态将是超级中央计算机,包括计算集中化、软硬件解耦、平台标准化、功能定制化四大趋势。

图1 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趋势 1、计算集中化: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SOA)将成为主流,为软件提供高性能的实时计算平台。

在这样的大概念下,一个真正的汽车大脑将会诞生:超级中央计算机。

它还与MEC(多接入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形成协同解决方案,以避免车辆端计算能力需求的无限增长。

伴随着计算的集中化,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区域控制,它与目前流行的域控制器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军队为例,域概念就像按照职能划分海、陆、空三军(动力域、底盘域、娱乐域、安全域),拥有独立作战权,但不能与其他部队共享资源。

而分区概念则以战区划分为师,与中央计算机形成联合作战指挥+战区的概念。

协作和执行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

2、软硬件解耦:SOA架构还会产生硬件抽象层(HAL)的概念。

硬件不再专属于某种功能。

例如,一个前视摄像头可能在过去是AEB/ACC系统独有的,但现在,任何车载功能都可以调用这个摄像头,这意味着一个独立的感知层将会出现,并成为公共资源。

如今,功能安全是智能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如果遵循分布式架构,为每个功能添加独立的安全冗余硬件,那将是一场成本灾难。

然而,基于新的设计架构,所有通过连接硬件资源和应用程序,将有更多的安全路由选择,为以经济的成本实现功能安全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由于每种资源都有很多独立的供应商,主机厂将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像选择域控制器供应商那样打包采购,让主机厂重新获得领先Tier1主动权的博弈。

3.平台标准化:未来整车厂可能只会开发一种电动汽车平台,涵盖低端车型、中端车型和高端车型。

整车厂将构建自己的硬件平台,并满足通用性、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三个原则,这将使智能汽车行业的协同演进更加高效。

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商业的考虑:钱!开发这样的智能平台可能需要编写超过3亿行代码,比Windows操作系统高出一个数量级。

开发和维护多个平台在经济上不可行。

大众和福特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共享MEB平台,以降低开发成本。

近日,戴姆勒与宝马宣布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降低开发成本并建立自动驾驶标准。

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类似于PC行业的Wintel平台,从而形成智能汽车的生态系统。

正如我们在个人电脑和手机行业所看到的那样,这个通用平台将被大多数原始设备制造商采用。

那样。

4、功能定制:智能化是未来品牌差异化的核心要素,主要通过增加软件功能来实现。

未来,OEM交付的汽车将不再是具有固定功能的产品,而是不断进化的机器人。

特斯拉近期通过OTA升级发布的“哨兵模式”和“狗狗模式”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图2 未来的智能汽车将有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汽车是IT史上软硬件开发量最大的单品,将引领IT行业进入数十亿代码+数千TB算力的时代。

图 3 智能汽车所需的软件代码量远远超过 IT 历史上任何其他产品。

智能重塑对整车厂的挑战是彻底的颠覆,将带来组织、人才、供应链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和核心技术。

组织变革是最具挑战性的。

整合汽车所有职能领域对组织结构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从根本上重塑整车厂的组织结构,从功能型组织转变为平台型开发型组织。

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计算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特斯拉的核心技术架构是芯片和软件,这一点很切中要害。

从技术角度来看,最大的挑战来自于AI边缘计算。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自动驾驶水平每提升一次,AI算力就提升近一个数量级。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就需要TOPS级别的计算能力,这已经达到了人脑的计算能力。

这种级别的算力需要AI芯片突破成本、功耗和性能的瓶颈。

它必须将处理器架构的创新与算法和工具链结合起来,并协同设计软件和硬件。

没有算法和工具链,单纯谈论芯片的绝对算力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的行业存在很大的误区。

绝对算力常被作为衡量AI芯片的主要指标。

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效算力,需要从四个维度来衡量:算力的有效利用率、每瓦有效算力、每美元有效算力、算力转化为AI结果的表现(数量)。

目标、帧速率等)。

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决定了数据转化为决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时代真正呼唤的硬技术。

谷歌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TPU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初创公司地平线基于这一理念推出了极高性能的Journey AI芯片。

2018年发布的第一代征程AI芯片已获得业界认可。

已获得广泛认可,即将推出第二代征程芯片。

可以说,未来的智能汽车将是移动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而边缘人工智能处理器将是智能汽车竞争的主战场和技术制高点。

应对措施和行业实践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特斯拉、安波福、通用汽车和宝马是这一变革的先驱。

根据安波福的计划,这一转型将分阶段进行。

今年将推出混合架构,将PDC(电力数据中心)集成到传统车辆E/E架构中。

到今年,将实现开放的中央计算机架构。

图4 对Aptiv中央计算架构定义最激进的汽车制造商是特斯拉。

在Model 3的E/E架构中,域控制器的概念被区域控制所取代,整个架构仅由三大模块组成。

博世的进取路线是从域集中化开始的,最终目标是同一个车载中央计算机。

图5 博世的进取路线 宝马在E/E架构上的改变,清晰地体现了计算集中化的趋势。

图6 宝马规划的下一代E/E架构总结。

从技术上讲,中央计算机层区的概念将为智能汽车建立新的架构。

区是地方的控制、感知和执行单位。

该层是按照功能划分的资源池。

中央计算机才是真正的决策大脑。

它面向应用程序/服务,调用每一层的资源并执行高层决策。

区控制单位执行决定或完成情况。

感知任务。

对于车辆E/E架构来说,中央计算机概念是全新的,但对于PC和手机行业来说,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概念。

当智能化浪潮从IT行业延伸到汽车时,我们看到同样的故事正在发生,汽车行业的基因正在发生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苹果、英特尔、高通、三星还是华为,它们进入汽车行业的逻辑都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对自身IT基因和汽车固有基因的重新编辑和进化。

创造新物种,引领计算产业从手机TOPS时代走向POPS(TOPS)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着先天的遗传优势。

目标往往很明确,但实现目标的路径却截然不同。

无论你是IT新贵,还是汽车行业的老手,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不同的坡度攀登同一座山。

在此过程中,每家公司在产品路线图、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方面都有不同的方法。

很难说哪条路更好,所以无论是大陆还是博世渐进的领域融合Path,还是特斯拉、安波福更激进的做法,都是面向未来的探索,都值得尊重。

从个人电脑到手机再到机器人,每一代智能设备的尺寸都比上一代增长了十倍。

作为移动自主机器的第一种形式,智能汽车是机器人时代当之无愧的杀手级应用。

它们也是技术旗舰,将催生无数类型的移动机器人。

正如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手机行业引领整个移动设备时代一样,智能汽车最终将撬动远大于自身市场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