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16戴森设计奖国际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今年的奖项最终角逐国际冠军奖、可持续发展奖和人道主义奖三项国际奖项,由金胶囊静脉设备、E-COATING环保冷却漆和生命战车医疗救援拖车夺得。
其中,由香港中文大学两名学生陈海锋和肖灿设计的E-COATING环保冷却漆荣获可持续发展奖,是首个获得国际奖项的中国作品。
该材料可有效阻挡和反射约 95% 的阳光,有效减少建筑物在屋顶和外墙上吸收的热量。
这样可以直接降低建筑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戴森·创始人和首席工程师詹姆斯·戴森对今年戴森设计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他看来,“年轻的发明家们不仅仅是在谈论医疗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而是通过工程技术、科学和巧妙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激情和决心。
我希望该奖项能够“除了持续关注当今社会的技术创新之外,年轻的发明家还面临着许多针对实际场景的问题。
提供解决方案。
戴森设计奖每年一度支持全球年轻发明家的多元化设计人才和创新思维,奖励在救灾、可持续环保技术和医疗援助等领域以独特、原创的工程设计前瞻性地解决全球问题。
关注全球变暖,环保涂料减少空调的使用。
E-COATING环保冷却涂料和空调的发明,一直以来都被人类又爱又恨。
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让人们享受凉爽适宜的温度而不感到安心。
然而,获得戴森可持续发展设计奖的环保冷却涂层E-COATING将有效阻挡和反射约95%的阳光。
应用于屋顶和外墙时,可有效减少建筑物吸收的热量。
这样可以直接降低建筑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制冷过程中的制冷剂排放量和能耗目前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两倍。
目前全球约有20亿台空调在使用,这由于全球变暖,预计到 2020 年将增加到 56 亿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在迪拜举行的 COP28 会议上将宣布全球冷却承诺,要求中国、印度和美国等国家承诺到 2020 年将与冷却相关的排放量减少 68%。
E-COATING 不能不仅有效降低空调耗电量,还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据E-COATING环保降温漆的发明者陈海锋和肖灿介绍,如果中国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十分之一的屋顶应用E-COATING,可节省电力77.6亿千瓦时,足以提供约1万户中国家庭一年的电力,一年内还可以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45.9亿棵树每年储存的碳量。
E-COATING环保清凉漆的发明者陈海锋和肖灿来自香港中文大学。
陈海锋专业为能源与环境工程,肖灿专业为机械与自动化工程。
当他们在网上了解到戴森设计奖后,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他们参加比赛。
陈海锋表示:“我一直在关注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思考如何让地球更加可持续。
这也是我进入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原因。
我希望能为通过研发来改变世界的环保事业,并将这个目标视为我的使命,E-COATING只是一个开始,我期待在未来创造更多环保产品,为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地球的。
”在E-COATING的设计过程中,从材料选择到生产制造,团队都考虑到了绿色环保的各个方面,通过大量的测试和配方,他们选择了不排放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粘合剂和添加剂。
考虑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环保效率,探索了先进的制造方法,在不影响涂料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绿色环保,詹姆斯·戴森也对陈海锋和肖灿的发明表示赞赏。
将废物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产品的巧妙方法。
E-COATING使用回收的玻璃来制造外墙涂料,并利用反射的太阳光线,节省了建筑物冷却所需的大量电力。
这是一个既有利于环境又节省资金的双重解决方案。
据介绍,E-COATING可连续发射波长为8-13μm的红外热辐射。
这种热辐射可以轻松穿透地球大气层并到达外太空,而不会被温室气体阻挡。
折射阳光可以减少空调设备的功耗,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创造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环境。
在获得戴森可持续发展设计奖后,团队将不断更新迭代E-COATING并考虑创业。
在完成一系列标准测试后,团队将确定量产方法并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测试,以提高产品的附着力和客户施工的便利性。
产品推出后,团队还将利用不同颜色的废弃玻璃瓶开发不同颜色的涂料,以及适合室内环境的涂料配方。
非手持式静脉注射设备突破救援瓶颈。
金胶囊静脉注射设备荣获国际冠军奖。
金胶囊静脉注射设备由韩国弘益大学蔡玉珍(音译)、金大源(音译)、申英焕(音译)和白元发明设计。
该设计的灵感来自今年2月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附近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震最终造成超过 55,000 人死亡,10 万人受伤。
地震发生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
救援人员拿着多个输液袋,在废墟中行动困难。
团队成员白媛来自中国,经历过四川汶川地震。
她深知地震灾害中医疗救援的困难。
在本次设计中采访了多位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医护人员后,她和她的团队了解到,传统的输液方法在灾区不太可行——拿着输液袋的动作听起来很简单,但往往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只有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而针头经常脱落,误伤医护人员。
普通电子输液泵还需要用电,这成为灾区输液的另一大难点。
因此,团队很快确定了设计需求:一种能够“解放双手”、电池寿命长、输液速度足够快且可调的非电动静脉注射装置。
经过大量实验和不同条件下模拟的原型迭代,Golden Capsule IV 装置诞生了。
该设备巧妙地利用弹性和气压差来进行输液,并且可以轻松地连接到担架或救援人员的腰带上 - 这意味着医务人员不必在恶劣的环境中携带多个静脉输液袋,并且可以简单地调节空气量进入房屋。
您可以控制注射速度。
詹姆斯·戴森对这项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该团队突破了灾区传统静脉注射方法的局限性。
黄金胶囊提供了一种更实用、免提的解决方案,它利用压力气囊而不是重力或电动方法。
”该装置可以固定在病人身体的任何地方,比如病人的侧面,装置内的气囊缓慢放气,通过压力将药液输送到病人体内,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完成其他救援工作。
”。
未来,团队将继续与医学专家合作进行原型改进和用户测试,以确保其在不同紧急场景和医院中的功能。
此外,他们还计划将这项创新投入量产,以支持更多的医护人员。
医疗拖车,启动救援生命之轮。
《生命战车》医疗救援预告片是一部人道主义获奖作品。
生命战车医疗救援拖车来自波兰发明家的 Piotr T?uszcz。
Piotr 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真实的救援情况。
经过观察,他注意到,目前战场救援资源非常有限,医护人员往往需要步行数公里才能将伤员转运至医疗点。
伤者通常蜷缩在小汽车的后备箱里等待救援。
如果遇到地形复杂、难以穿越,部分伤者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导致死亡。
Piotr 对设计拖车的热情始于他与家人的一次越野旅行。
在攻读学士学位期间,他萌生了制造一辆用于运输洞穴救援设备的拖车的想法。
这个概念赢得了当地的设计奖项,并吸引了多种实际应用的询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 Piotr 的生命战车项目。
Piotr 利用 VR 技术并结合人体工学设计制作了 1:1 的概念预告片。
经过与战地医生、战地记者、山地救援队的深入沟通,第一辆生命战车医疗救援拖车问世,立即被送往前线。
与此同时,Piotr也在不断对生命战车进行升级和完善。
考虑到救援资源的缺乏,Piotr 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的拖车挂钩,可以快速适应任何车辆,无论负载如何。
与普通汽车后备箱相比,这款拖车不仅重量轻,而且还配备了高效的悬挂系统,可以为受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保护。
此外,拖车上层还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实时照顾伤者的空间,可以为伤者提供更多的救治机会。
目前,该作品已在山路、森林、洞穴、矿井、无铺设道路的居民区等复杂地形进行测试。
对于首个荣获“人道主义奖”的作品,詹姆斯·戴森表示,“很高兴能够第一次颁发这个奖项。
Piotr之所以特别获奖,是因为他的创意设计能够真正拯救生命”来自恶劣地形的生命战车可以被任何车辆牵引,让医务人员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救援工作。
此外,这项发明的设计迭代过程和用户??的反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iotr 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收集一线医护人员的反馈,希望不断更新迭代,让生命战车适合山地救援场景。
未来,Piotr将进一步扩大团队,满足公益组织和市场的需求,帮助更多的人。
戴森设计奖始终秉承“寻找未来的发明家”的初衷,希望鼓励更多年轻工程师带来能够解决世界问题的创新工程和原创设计。
自2001年设立以来,戴森设计奖已向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年轻工程师颁发了超过1万英镑的奖金。
大奖进入中国7年来,也见证了万千年轻发明家人的创新设计,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发明的世界级舞台。
2019戴森设计奖报名期将于明年正式启动,期待更多人才加入冠军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