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AMD负责人苏姿丰:在窄路和死胡同里也能赢

时间:2024-02-25 14:44:09 科技迭代

图片来源:pexels-Shawn Stutzman |半导体行业的“苏妈”“AMD背后的女人”“一个传奇”“让AMD起死回生”……这些华丽的词句都在描述同一个人——AMD CEO苏姿丰。

亚裔、女性、CEO,苏姿丰用她的光环将AMD带向了一个又一个巅峰,无论是她将AMD从“废墟”中拯救出来,还是在与领头羊英特尔的战争中。

最近,半导体进入了阵痛期。

苏姿丰说道:“我们正在努力应对。

”当时,英特尔CEO柯再奇预言:“AMD永远不会卷土重来,我们可以用高通取代我们的竞争对手!”苏姿丰也在努力应对,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从仙童半导体开始,AMD似乎一直是英特尔面前的“老二”。

这种尴尬的场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1999年,AMD推出K7处理器,后来更名为“Athlon”。

其综合性能超越同频奔腾III,领先Intel一步跨过1GHz主频大关,将CPU速度战提升到新的高度。

高的。

四年后,AMD推出了业界首款兼容32位x86架构并采用K8架构的64位Athlon处理器,开始摆脱追随者的形象。

同样采用K8架构的Opteron服务器处理器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期间推出,为AMD在一段时间内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带来了小高峰。

2005年3月的英特尔IDF开发者大会上,AMD资助的特技飞行表演队以飞机烟雾的形式在大会上方写下了AMD的“Turion 64”宣传字样。

这种在对手主场的挑衅行为,显示了AMD当时挑战英特尔的信心。

2004年,AMD在台式机市场份额上首次超越英特尔,市场份额超过50%。

2006年,英特尔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下跌了20%,利润下降了57%,并宣布裁员1000名管理人员; AMD当年利润增长了53%,股价一度超过英特尔。

最初,AMD和英特尔试图在市场上相互制衡。

2006年,AMD做出了至今仍被业界讨论的决定——以约54亿美元收购当时第二大GPU公司ATI。

也就是说,早在十四年前,AMD就已经在规划集成CPU和GPU的异构计算系统。

收购ATI后的发展并不顺利。

原本AMD只需与英特尔竞争,但随后却要面临1对2的新局面。

英伟达推出一系列强势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而AMD则苦苦整合业务,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几年来显卡市场逐渐复苏。

收购ATI不到两年,AMD就莫名其妙地将ATI移动业务部门的Imageon产品线以6500万美元卖给了高通,从而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现在在智能手机芯片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配备了Adreno GPU,据传该GPU以ATI的“Radeon”命名。

另一家GPU公司Imagination也因为受到苹果手机的青睐而迅速名声大噪。

一个错误的举动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弥补。

此后,AMD的业务迅速下滑,CPU市场份额从与英特尔几乎50-50的差距,逐渐崩溃到仅占据一角。

2010年,全球经济正艰难地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复苏。

几年前,AMD 出售了闪存部门,并剥离了晶圆制造部门,成立了 GlobalFoundries,AMD 仍然在这些生产线上投放了一些产品。

这些业务导致大约 10% 的员工被解雇,节省下来的资金和注入的现金意味着 AMD 可以全力以赴,完全专注于处理器设计。

AMD 没有改进 K10 的设计,而是从新的架构开始,并于 2011 年底推出了 Bulldozer 架构。

其中 K8 和 K10 是真正的多核、同时多线程 (SMT) 处理器,新布局被归类为“集群多线程”。

然而APU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AMD的CPU和GPU市场份额非但没有回到巅峰时代,反而持续下滑。

此后,AMD和英特尔进入了疯狂换帅期,试图力挽狂澜,但收效甚微。

转折点来自于苏紫枫。

2017年,苏姿丰接手了AMD的“家族企业”。

有了正确的长期战略规划,几年之内,AMD的股价从他接手时的不足3美元提升到近95美元,并再次以强大的产品性能威胁公司。

英特尔的立场。

面对问题的勇敢者苏姿丰说:鼓励自己创造机会,发现全球性问题,站起来解决。

AMD当时的处境相当糟糕。

股价跌至1/10,CPU市占率跌至10%以下,多名核心工程师退出。

当时,英特尔CEO柯再奇判断:“这家公司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不介意再关注它了。

”新的竞争对手高通已经到来。

”但苏姿丰从未放弃,通过一系列业务重组,成功为AMD东山再起。

以苏姿丰为首的AMD新领导团队将业务重点放在三个方面:打造伟大的产品、深化客户合作、简化业务流程,并要求AMD重点关注游戏、数据中心和沉浸式平台这三个增长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图形技术。

首先,AMD简化了研发流程并基于可扩展设计改进了CPU路线图,这就是未来受到广泛关注的Zen架构。

AMD还建立了新的产品周期,每年推出新一代GPU,每1.5年推出新的CPU核心。

曾经被诟病的没有可迭代架构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其次,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关系。

AMD近年来与索尼、微软的合作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它已成为Xbox One和PS4等游戏机的重要芯片合作伙伴,并与Oculus合作推出了限量版Oculus Ready PC,首次将VR系统的入门成本降低至500美元。

最后,精简业务,使其与新的战略和优先事项保持一致。

AMD自上而下地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微调,提高了高管沟通的透明度和频率,并鼓励培育包容性的企业文化。

至此,苏姿丰开始帮助AMD摆脱对传统PC市场的依赖,业务更加多元化。

此前,AMD 9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PC市场,但业务调整后,AMD约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游戏机等非PC市场。

苏姿丰表示,AMD是半导体行业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也是一家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所以我们不仅需要看短期市场的发展,还需要着眼长远。

未来五到十年的术语发展趋势。

从五年前开始,苏姿丰带领AMD开始布局Zen架构,以期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Zen”架构处理器技术可能是AMD最后的王牌。

这款产品实现了AMD处理器历史上最大的飞跃——相比之前的Bulldozer架构,性能提升了52%。

但在它诞生之前,有一个小插曲让工程师们每次想起都心有余悸。

在量产之前,Zeppelin被发现存在致命缺陷,如果这个缺陷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新芯片甚至可能无法启动计算机。

Zeppelin 的负责工程师 Lee Rusk 立即打电话给铸造厂立即停止生产。

AMD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很快将这个坏消息告知了苏姿丰。

苏姿丰当机立断,考试不能再耽误了。

于是,四位 AMD 顶级工程师组成了“Apollo 13 Mode”工作组。

“阿波罗13号模式”探月工程的全部宇航员从氧气罐爆炸中安全返回。

对这支精锐部队也寄予了同样的期望。

苏姿丰也住在AMD奥斯汀实验室,日夜参与研究,终于在发布日期之前找到了解决方案。

2017年初,发布了基于Zen架构的Ryzen 1000系列处理器和AM4平台,可以支持领先的USB、图形、数据和其他I/O技术。

AMD终于迎来了曙光。

Zen架构由于双架构和工艺升级,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与原有产品的28nm/32nm工艺相比,基于Zen架构的Ryzen 1000系列处理器直接跳转到GlobalFoundries的14nm FinFET工艺。

更先进的工艺不仅促进性能增长,还大幅降低功耗。

功耗终于达到了当时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水平。

与以往的模块化架构设计相比,Zen架构有了质的飞跃。

AMD原本预计其IPC性能比Excavator挖掘机机架高40%。

事实上,它实际上超出了预期目标,提高了 52%。

此外,AMD还推出了SenseMI技术,该技术集成了传感、自适应和学习技术,让Zen架构处理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ZEN架构处理器的出现一下子打破了Intel的垄断,让Intel措手不及。

AMD乘胜追击,自然赢得了中国市场的很大份额。

事实证明,谁能赢得中国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随后,AMD扭转了六个季度的亏损局面。

今年1月,AMD非常低调地公布了多达31个CPU处理器安全漏洞,涉及多代Athlon、Ryzen、EPYC产品,但并未影响到最新的Zen4架构产品。

由此可见Zen作为AMD旗舰产品的地位。

但与过去几年不同的是,AMD和英特尔在桌面市场的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AMD的地位由攻转为守,而Intel的地位则由守转为攻。

目前,Zen 4架构肩负着重任。

能否抵挡住Intel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巩固历代Zen架构的成果还不确定。

AMD于1月11日下午宣布,将聘请Marvell的Jean Hu担任公司CFO。

考虑到亚洲女性在进入高级管理层时面临的障碍,此举意义重大。

苏姿丰开创了先例。

历史总是在进步。

我们期待这位最强华裔女CEO未来给世界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