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经过“小米VR”微博多日的预热,小米今天终于正式公布了旗下首款VR产品——小米VR眼镜玩具版;是的,它是一款售价49元的VR盒子。
价格在官网公布后立即删除。
外观内容 根据其官网信息,小米VR眼镜玩具版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手机盒子。
最后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手机隔层采用双向拉链设计,外观采用莱卡材质。
这与此前业内猜测的小米VR眼镜将采用类似三星GearVR或一体式VR一体机的设计,甚至将是第一批符合Google Daydream标准的VR设备相去甚远。
虽然有点自命不凡,但并不能掩盖小米在VR领域的野心,硬件本身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随即与小米VR负责人、小米影业总经理唐暮进行了沟通,讨论了小米VR背后的研发团队、接下来的硬件产品、小米VR的内容平台以及与谷歌Daydream的关系。
合作等问题。
尽管唐暮本人对小米VR背后的悬念抱有诸多保留,但他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还原了小米VR的策略。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小米VR的整体战略: 1、团队:隐藏在Discovery Lab背后的生态链公司。
今年2月25日,小米HR负责人Amphi在微博发文称,小米发现实验室正式成立。
小米路由器总经理唐牧和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负责。
雷军在此前的小米年会上也曾表示,小米发现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是VR产品。
除了小米探索实验室之外,小米探索背后还会有生态链公司参与吗?雷军一直坚定地表示,除了四大件,全部由生态链公司来做。
唐暮告诉记者,小米的VR产品主要由小米探索实验室研发,但也有一家生态链公司参与其中,该公司位于上海。
“生态链公司主要负责生产,但也会提供一些技术帮助。
”谈到双方的分工,唐暮说道。
但由于VR仍是一项新技术,产品的整体定义仍在小米发现实验室。
做吧。
”此外,唐暮还提到,小米发现实验室团队目前有三十、五十人负责VR产品的研发,小米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产品:不仅仅是49元一盒。
小米VR目前只有两款产品,分别是今天发布的玩具版小米VR眼镜和内容平台——小米VR APP。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小米VR眼镜玩具版并没有采用三星GearVR的设计,也不是一款VR一体机。
因此,它内部没有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也没有外接触摸板或物理按钮。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手机盒子。
由于手机本身陀螺仪性能有限,以及手机盒子内缺乏交互手段,小米VR眼镜玩具版并不适合玩VR游戏。
它最大的用途就是观看全景视频,因此小米自己将这款产品定义为“玩具版”。
唐木表示,该产品的正式版本将于10月份推出。
至于具体的产品形态,唐暮并没有明确解释,但当我们问及是否会是一体机时,他并没有完全否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悬念,那就是VR拍摄产品。
小米VR APP作为与硬件产品配套推出的内容平台,也是极其重要的产品。
据其官网介绍,该APP目前主要包含各种视频内容,暂时不提及VR游戏。
三、小米VR战略的四大核心 1、硬件:低价产品的真正目的是获取用户。
今年6月的上海电影节上,唐暮代表小米VR和小米影业发表演讲,宣布了小米的VR和影视战略。
VR方面,当时提到了VR硬件、Google Daydream、VR领域的MIUI等话题。
结合唐暮的爆料,小米VR产品有30、50人负责,他们只公布了49元的手机盒子和配套内容平台小米VR APP。
这绝对不是小米在头显领域的旗舰产品。
于是唐暮提到了即将在10月份推出的小米VR眼镜正式版,以及关于一体机的悬念。
这里我们想说的是,硬件可能并不是小米VR领域最重要的部分。
在今天发布消息之前,小米声称其VR产品已收到超过100万用户的盲目订单。
这款“玩具版”产品售价49元。
出售,或通过公开测试版免费获得。
小米发展VR最重要的意义至少有三点:1)在这个时间点上,它抢占了风头。
2)积累最早关注的用户,通过早期用户形成话题传播。
3)为内容平台APP积累早期用户,通过种子用户获取市场反馈。
2、内容:不仅目前几家合作内容方的VR产品会遇到内容匮乏的问题,几乎每一个推出VR头戴式产品的厂商都会推出自己的内容平台。
随着这款小米VR眼镜玩具版的推出,小米还推出了自己的内容平台——小米VR APP。
从官网消息来看,除了与优酷、爱奇艺、VR Hits等多家内容厂商合作外,唐暮透露,小米还将自行创作一些VR内容。
我们还了解到,小米有一个小团队已经开始收集和拍摄VR内容,涵盖的题材非常广泛。
唐暮在上海电影节的小米影业发展战略演讲中透露,将涉足VR内容制作。
在今天的采访中,唐暮表示,小米(小米影业)将涉足VR内容制作。
也证实了一个问题。
3、内容制作:内容制作工具的推出将打开UGC通道。
虽然唐暮没有正式回应是否会开放用户内容上传通道的问题,但他表示小米将推出内容制作工具,而这里的内容制作工具很明显是指全景相机产品。
显然,当全景相机等设备普及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UGC内容。
届时,小米很有可能会为小米VR APP开放UGC通道。
在这个VR内容极度稀缺的时代,VR厂商除了与各家内容提供商合作,自己创作VR内容外,往往会开放自己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渠道,允许用户将视频内容上传到小米VR APP中。
4.系统:使用VR APP复制MIUI例程。
谷歌在今年的I/O大会上公布了自己的VR战略——Daydream,其中包括将VR模式写入Android系统底层(类似于Oculus Home中的VR模式)。
操作系统)、手机、头显和控制器设计标准等。
谷歌还在I/O大会上同时公布了第一批白日梦合作伙伴,小米也在其中。
基于此,外界普遍认为小米将是最早推出Daydream手机和耳机的厂商之一。
在记者与唐暮的交谈中,我们还了解到了小米与谷歌的一些新合作。
进步。
唐暮表示,谷歌与小米的关系非常密切,但谷歌现在就正式推出做白日梦还为时过早。
Google Daydream团队近期也再次来到中国与小米进行交流。
“交谈后,双方都觉得有很多合作的地方,谷歌对我们的推进速度感到惊讶。
”唐暮说。
唐暮在6月上海电影节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一个主题,那就是Oculus和Daydream在中国的运营权受到质疑(即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缺乏MIUI在VR领域。
虽然小米的VR平台目前是APP的形式,但在谷歌Android 7.0正式推出后(系统底层会有VR模式),小米方米很可能会推出一款基于Daydream Home的“MIVR” 。
(名字是猜测。
)这在记者与唐暮的对话中也有所体现。
唐暮表示,虽然现在的VR头戴设备仍然采用手机的屏幕,但里面的ROM不同了(即,操作系统不同),虽然小米的内容平台目前看起来是APP的形式,但据唐暮说,“我们会有一个ROM的定义。
”描述,现阶段所谓的APP或者ROM仍然只是一个APP,但是这个APP可能是一个桌面UI APP,并且内容不会仅限于视频,但游戏等其他VR内容也将成为其发行 4.手机厂商之间的VR混战此时,小米推出VR产品,国内VR行业的主战场和战争焦点似乎已经转移到了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上。
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在今年4月和5月的手机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华为VR和中兴VR,而乐视网则在今年的ChinaJoy期间发布了第二代产品LeVR Pro 1;另一方面,以罗永浩为代表的锤子科技最近也“不务正业”招人,公然声称自己是做VR的。
这些VR头显产品一直都是GearVR类型。
它们配备了内部包含九轴陀螺仪和加速计的传感器模块,外部配备触摸板和功能按钮。
头戴式显示器通过USB接口与手机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耳机侧面的触摸板和按钮来操作手机,这意味着他们无需拿出手机就可以玩VR游戏或操作视频。
5、VR产业模式尚不明确。
在国内手机厂商布局VR的争夺战中,如果单从硬件角度来看,华为、中兴和乐视已经及时领先。
小米入局,竞争会发生变化吗?事实上,暂时不会带来大的改变。
这与当年小米通过手机的“性价比”策略抢占传统企业市场不同。
VR本身的商业模式还远未成功,无论是中兴、华为、锤子,还是小米,都处于探索阶段。
但可以看到的是,硬件本身和内容平台将是两大方向。
由于目前的移动VR产品不具备空间定位系统,主要依靠手机平台(一体机也是手机平台)进行显示和计算,因此很难拉大各家之间的产品性能差距。
品牌。
因此,在这场VR战争中,最终的决战一定是操作系统(VR ROM)和内容。
谁能让用户更轻松地进入VR模式(比如手机连接头戴式显示器后进入VR模式,无需下载额外的APP),谁能提供更多优质的VR内容,谁就能赢得更多用户。
青睐。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小米和华为在系统级能力上领先于其他手机厂商,而乐视在VR内容尤其是视频方面明显处于优势地位。
不过,随着今年年底谷歌Daydream的正式推出,这场移动VR之战在耳机和软件(VR ROM)方面的竞争格局将变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