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时间:2024-02-28 01:32:16 技术落地

1。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又称“元宵节”、“灯夕”、“阆元节”,习俗:赏灯、做年货敲锣打鼓,迎厕神,猜灯谜,相关诗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人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上,黄昏后人相会”,2.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两天,起源: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它是中国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习俗: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相关诗词:韩红《寒食》:“黄昏汉宫传烛,轻烟散入五王府”。

3、清明节,时间:公历4月5日左右。

在中国的24个传统节气中,只有清明节是从节气演变为节日的。

又称:踏青节、兴庆节 1、元宵节 时间:正月十五。

别名:元宵节又称“元宵节”、“灯夕”、“上元节”。

习俗:赏灯、敲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相关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人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上,人暮相会。

” 2、寒食节时间:清明前一两天。

起源: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它是中国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习俗: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相关诗句:韩红《寒食》:“黄昏时,汉宫传烛,轻烟散入五王府。

” 3、清明节时间:公历4月5日左右,我国二十四传统节气中,只有清明节从节气演变为节日。

又称:踏青节、兴庆节。

节日习俗:劈柴寒食、踏青、插柳插花、挂秋、蹴鞠、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相关诗词:杜牧《清明》 :“清明节下大雨,路上的行人都想死。

” 4、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据说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正阳节。

习俗:挂钟馗像、挂艾叶、挂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囊。

相关诗词: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正是兰花时节,菖蒲酒清丽”。

文绣《端午》:“可笑楚河空虚,却不能洗直臣的冤屈。

” 5、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又名:团圆节。

习俗:吃月饼、赏月、观潮、赏桂花。

相关诗词: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明月升,天涯共此时”;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但愿人长寿,共赏千里月色。

” 6、重阳节时间:农历9月9日。

另一个名称:老年人节。

习俗: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赏菊花等。

相关诗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远远地就知道兄弟们登高了,那里有只少了一个种植山茱萸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