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疫情“爆发点”:吉林省舒兰市5月7日,舒兰市一名45岁的洗衣女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
这里是舒兰市。
兰市“零号病人”!随后,舒兰市采取紧急措施,对其他女洗衣工进行排查,发现又有两名女洗衣工被感染。
女洗衣工的确诊打破了吉林省连续73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国无新增病例的记录。
疑似病例记录!突发新闻:中国仍面临新冠疫情“第二波”挑战。
吉林省舒兰市“零号病人”“一号感染者”,45岁洗衣女工,病毒感染源至今仍成谜! “国之瑰宝”钟南山在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再次警告:普通民众仍是“易感人群”,因为他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1、东北疫情“爆发点”:吉林省舒兰市 5月7日,舒兰市一名45岁的洗衣女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携带者。
这就是舒兰市的“零号病人”!5月10日,“零号病人”从“1”蔓延至“16”,表明COVID-19局部暴发。
5月13日,舒兰市宣布进入全面“战时状态” ”并实施“全市封锁”!舒兰市已从“中风险”上调为“高风险”!5月14日,“零号病人”传播链中“密切接触者”43人,“零号病人”传播链中“密切接触者”200余人。
5月15日,舒兰市隔离人数突破2000人;疫情跨省蔓延后,辽宁隔离人数突破8000人。
吉林舒兰市爆发“聚集性”疫情后,丰满区、船营区也爆发本地疫情,风险级别相应上调至“高风险”!二、为什么东北地区疫情又开始蔓延?疫情愈演愈烈,尤其是俄罗斯,感染人数位居全球第四,显然是疫情“高危地区”!因此,不少俄罗斯舒兰公民都选择回国躲避疫情。
虽然入境时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但对于“轻症感染者”和“隐形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来说,隔离措施似乎并不是100%安全。
专家推测,此次舒兰市的“零号病人”是因为接触了进入俄罗斯、前来接这些回国的舒兰公民的舒兰警察的制服而被感染的。
3、病毒传染源“零号病人”至今仍是一个谜,无法找到明确的来源。
零号病人是舒兰市的一名45岁的洗衣妇! 5月7日,这名洗衣妇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随后,舒兰市采取紧急措施,对其他女洗衣工进行排查,发现又有两名女洗衣工被感染。
洗衣女工确诊打破吉林省连续73天全国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的纪录!原来,这名洗衣女工的丈夫是舒兰市的一名警察。
她的丈夫于4月28日出现了COVID-19感染症状,直到5月6日才出现发烧症状,到当地医院心肺科就诊。
5月8日,他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该民警在确诊期间仍在工作,还涉及多起案件,有多名密切接触者。
调查组迅速进行接触排查,发现病毒感染者曾出现在公安局后院宿舍内。
多名民警、辅警陆续确诊。
为此,5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5名专家组成员前往吉林省舒兰市寻找病毒传染源,指导新冠疫情工作。
然而,近10天过去了,“零号病人”的感染源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 4、民间传闻也是被专家证实和认可的一种可能性:45岁的洗衣妇可能是通过警察的衣服被感染的! 5月11日,央视记者白岩松联系疾控专家吴尊友。
他认为,舒兰市的“零号病例”可能是在给入境俄罗斯接人的警察清洗衣服时被感染的。
因为这些警察此前就曾进入过俄罗斯,而俄罗斯恰恰是新冠疫情的“重灾区”!洗衣女工很可能是接触了警察衣服上的病毒,间接感染的。
为什么这个猜测无法得到证实呢?因为衣服已经消毒,传染源的样本也已经过期,所以我们只能做出可能的推断和猜测! 5、突发新闻:5月15日深夜,舒兰市委书记被免职; 5月16日,舒兰市5名官员因一系列案件被免职。
舒兰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后,疫情传播链持续蔓延,“跨省传播”不可避免!吉林省已隔离2000多人,沉阳市已隔离8000多人。
为此,吉林省委连夜决定免去舒兰市委书记职务。
一天后,即5月16日,舒兰市5名官员被“密集撤职”!被免职的五名官员中,包括公安、卫生、疾控系统的官员! 6、奇葩:卫生疾控官员因情节恶劣被免职!然而,舒兰市公安局政委被免职的原因是什么?公安人员出入境俄罗斯是否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回国后,是否按照规定严格隔离?公安人员的衣服是否经过专业医疗消毒? 4月28日,一名公安人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
作为政委,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结果感染者继续正常上班,导致多名警务人员和辅警被感染!舒兰市“零号病人”先是出现在公安局的洗衣房,随后在公安局后院二楼宿舍,几名与其密切接触的民警和辅警被确诊相继! “零号病人”与公安局有关;由于防疫不力,公安局宿舍内多名干警、辅警被感染!种种迹象表明,公安局的防疫力度还不够!所以说,公安局政委被免职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 7、核酸检测是筛查“无症状感染者”的“杀手锏”!在舒兰市“零例”感染源仍成谜的同时,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已开始指导吉林省、辽宁省,特别是舒兰市、沉阳市开展大规模“核酸扩增检测”!为什么需要“核酸检测”?目的之一:在疫情重要传播地区,尽可能筛查出“本地病例”,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可以直接筛查出两类病毒感染者:一是“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二是“无症状感染者”。
另一类是“轻感染者”,即有病毒感染症状但又不太明显的病毒感染者。
5月14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识,必须及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目前,吉林、辽宁等地正在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这种“杀手锏”的方法已经开始全面实施。
核酸检测范围:(一)“零号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次接触者; (二)有确诊感染病例的居住社区、重点场所和高危人群!之所以需要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就是为了尽快查明“1号病人”的传染源! 8、为什么要查明“零号病人”的传染源?传染源的确定,可以直接说明舒兰市“零号病人”是如何感染的、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
是输入性感染还是本土病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病毒轻微感染还是无症状感染引起的?一旦确定了传染源,很多防疫方向和决策就会变得清晰。
不要将希望寄托在 COVID-19 疫苗上。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加紧疫苗研发,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找到“完美”的疫苗进行大规模使用。
以上是钟南山的判断。
他表示,在新冠疫苗还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可以研发出来,但病毒永远无法被消灭!果子哥观点: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海外疫情爆发。
从此,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随后,我国输入病例成为“增长点”。
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课,人们总有“健忘”的习惯,放松了对疫情防控的警惕。
钟南山院士表示,中国不应沾沾自喜,因为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高。
就在吉林成为继武汉之后的“新冲突点”前几天,舒兰市发生聚集性疫情,结束了吉林连续73天无新增病例的局面,舒兰成为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
但其来源尚未找到,科学家和专家仍在努力寻找。
新增死亡病例和新增高风险地区 5月16日,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例。
确诊病例1例确诊,因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死亡。
也就是说,死者是一位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
因此,对于身体健康、年轻的中青年人来说,可能没那么可怕。
5 月 17 日,吉林省公布吉林市丰满区新增 3 例当地确诊的 COVID-19 病例。
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吉林市丰满区风险级别由中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果子哥观点:国人已经度过了一个多月的“管制期”,精神上可能已经“疲惫”了。
看来吃饭聚会的时间他们已经过去了。
不过,钟南山表示:“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抗疫形势并不比国外一些地方乐观。
大多数中国人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无论是建议减少聚集,还是减少聚集,在公共场合,我们还是应该坚持所有情况下佩戴口罩,这不是“拉开距离”,而是“在一起更好”。
形容出乎意料,因为吉林之前表现得很好,累计确诊病例才100多例,这个结果在全国非常抢眼,在舒兰市出现首例本土新增病例之前,一直没有本土新增病例在吉林待了73天,谁也没想到,新冠病毒卷土重来,偷袭得让人猝不及防,可见新冠病毒有多么狡猾和可怕,5月16日,当地新增确诊病例3例吉林省(吉林市)确诊病例1例,因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死亡。
这4例确诊病例均为筛查阳性确诊病例,均在控制范围内。
目前,吉林省舒兰市公安局一名洗衣女工引发的感染链相关患者已增至34人,可以说疫情相当严重。
由于5月16日吉林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均来自吉林市丰满区,根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标准,吉林市丰满区疫情风险级别由中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目前,吉林省有两个高风险地区:舒兰市和吉林市丰满区。
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来说,出城比较麻烦,可能会被隔离。
例如,黑龙江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集中隔离。
健康码设置为红色,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因此,建议吉林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朋友此时尽量不要外出,否则会造成很大的不便。
最后祝愿吉林的疫情早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