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1000元的手机和5000元的手机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2-27 00:29:18 技术落地

,文/肖一平科技,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有些消费者认为不玩游戏的话,1000元的手机和5000元的手机没有区别。

他们认为高端手机上的功能都只是一个噱头,都是“华而不实,观感弱”。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文/肖一平科技 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一些消费者认为1000元的手机和5000元的手机不玩游戏没有区别。

他们认为高端手机上的功能都是噱头。

“时尚感性不强”,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请记住,一分钱一分货。

这是各行各业都适用的道理,尤其是手机,参数非常透明。

那么笔者就来总结一下千元机和5000元高端机的配置差异,以及这些配置差异所带来的巨大体验差异。

主要区别一:性能巨大差异带来的体验差异:系统流畅度和操控性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配备高刷新屏幕的手机,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

目前市面上的千元机大多搭载中低端处理器。

这些处理器的性能与5000元手机标配的旗舰处理器有着质的区别。

你可以看看中端的Snapdragon处理器。

骁龙 765G 处理器与骁龙 865 跑分差异如下: 骁龙 865 跑分数据:CPU 单核:4300 分 CPU 多核:13200 分 GPU:126 帧 骁龙 765G 跑分数据:CPU 单核:2875分 CPU多核:7900分 GPU:72帧 可以看出,骁龙765G在CPU单核和CPU多核性能方面相比骁龙865都有质的差距。

总体差异可达50%-70%。

至于GPU就更不用说了,差距接近一倍。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没什么用。

CPU的性能早已超出,无法正常使用。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当你使用手机进行每一次操作时,处理器都会瞬间达到满负荷输出,保证操作的流畅性。

它不仅在打开游戏时达到满输出。

如下图,笔者打开微信后,CPU的八个八核立即进入火力全开的节奏。

当微信打开时,八个核心全部开启。

因此,手机处理器的峰值性能不仅仅会在运行高负载应用程序时出现。

处理器的理论峰值性能也会对日常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你打开软件时,无论是手速还是软件的实际打开速度都有明显的差距。

至于GPU性能的差距,其实会对当前的日常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配备的高刷新屏幕对应的是输出更高帧率的屏幕。

这部分是由手机处理器的GPU来实现的。

CPU性能越高,复杂场景下体验越稳定,这是肯定的。

目前,VIVO的IQOO 5Pro综合跑分成绩是安卓手机市场最高。

主要原因是其CPU和GPU频率的提高导致基准分数更高。

区别二:常规基本配置VS差异化配置。

手机厂商往往不惜成本,只在自己的顶级产品中使用一些领先的配置,而千元机基本上只是常规供应链配置的安排。

组合主要看谁的降价能力最强。

在千元价位段想要获得领先于手机行业的体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在5000级别的旗舰手机上就能有这样的体验。

以IQOO 5Pro的120W快充为例。

可以将充电时间从1小时压缩到15分钟甚至10分钟。

手机没电了。

你只需要插上电源,起床,喝点水,上个厕所,你的手机就会充满电。

这种体验是相当出色的。

比如这个价位的小米10至尊经典版还配备了业界最强的55W无线快充,同样能够带来出色的充电体验。

这些独特的差异化配置是千元机做梦也想不到的。

区别点三:屏幕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售价5000元的高端手机往往都配备了三星顶级的AMOLED高刷新屏幕,屏幕的色彩表现也经过严格筛选。

屏幕显示质量基本可以代表目前手机行业的水平。

天花板,更不用说苹果手机的色彩表现了。

千元级别的设备基本都配备国产液晶屏或者三星中低端屏幕。

能够使用三星的高刷新屏幕真是一件幸事。

这些屏幕的显示效果会与三星顶级屏幕有所不同。

非常明显。

区别四:做工和用料 高端手机的做工和用料成本根本就不是千元机可比的。

5000元档位的高端手机中,皮革、陶瓷等材质层出不穷,细节打磨得淋漓尽致。

它还需要更加复杂。

例如,iPhone 11的单块背板玻璃成本高达40多美元(300多元人民币)。

你觉得千元机有勇气用吗?一部高端手机和一部低端手机拿在手上的感觉,真是天上地下一个。

总结:总体来说,5000元手机和千元手机的整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根本没有智商税。

您支付的钱越多,获得的体验提升就越高。

结束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济学中存在“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一种产品的价格越高,它就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有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外界关注的满足。

比如,无论一款产品值不值这个价格,只要价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购买者就会得到相应的心理满足,其他人也能很快识别出自己使用的产品很贵,然后价格就会很高。

会认为自己的财富水平非常高。

这个时候,不管外人是否真的这么认为,买家自己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

他只关心他支持的想法。

下面我们来说说不同价位手机的问题。

当然,1000元的手机和5000元的手机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它们的性能一般取决于硬件标准,比如处理器、内存、摄像头等。

但是5000元的手机性能是否比1000元的手机好5倍呢?答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5000元价位的手机通常利润较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赚钱的手机厂商基本都以高端手机作为核心产品。

当然,今天的消费者不容易被“愚弄”。

如果没有一些核心黑科技的支撑,盲目涨价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和品牌价值,其实都是为了提高销量。

价格的核心。

例如,一款1000元的手机,硬件和营销的综合成本为900元,利润只能达到11%。

一款5000元的手机,硬件和营销的综合成本可能只有3500元,所以利润为43%。

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高利润率都是消费者买单的。

我们不能断定是所谓的“智商税”,但确实,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高价商品,更容易让商家赚取更多利润。

总结。

不管怎么说,消费都是一个双向选择。

有些消费者喜欢极致的体验,有经济实力购买,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如果你的消费能力本来就很低,确实没有必要盲目追求高价产品。

价格相对合适的手机其实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了。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可以绝对肯定的说,目前大家使用的手机,无论是5000元还是1000元的手机,从功能上来说,90%的人在使用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除了购买价格不同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时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拍照、上网看新闻、看抖音、微信聊天、打电话等,除了这些经常使用的功能之外,90%的人很少使用其他功能。

有些人甚至换了手机后大部分功能都没有使用过。

这部分除了手机价格不同外,其他使用体验基本相同。

手机之所以贵,无非是因为内存大、拍照功能强大。

但大多数人都不玩游戏,内存大、网速快有什么意义呢?而一款带有拍照功能的千元手机的像素应该足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了吧?因此,笔者认为,在购买手机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避免根据价格来选择。

当然,有钱人除外,毕竟假装才是第一要务。

你认为呢?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