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迪\来源|my.oschina.net/hooker/blog/3014656在互联网迅速扩张的社会背景下,涌入互联网的各行各业的IT农民工日益增多。早在2016年,我司就发布了Java和Ios工程师的招聘信息。就Java工程师单个职位而言,每天收到近200份简历,IOS每天收到近1000份简历。没错,这就是培训机构针对IOS工程师岗位发起的市场讨伐。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日益严重。了解人才已成为用人单位评价人才的一大难题。笔者第一次以面试的形式与求职者交流是在2015年6月,由于当时笔者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因此错过了一些优秀的求职者。三年后的今天,因公司规模扩大,笔者再次与求职者深度交流。一、初选如何识别劣质简历除了提供技术培训外,培训机构往往还会提供简历写作指导和面试指导。有很多细微的东西我们很难辨别。但是,培训机构打包的简历具有相同的特点。1.年纪轻轻就拥有高级文凭。小小年纪就拿到高等文凭未必是标准,但大部分申请者都符合传统文凭的市场行情。个人技术爱好者可通过自考获得文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独特的技术亮点。2.年长但几乎没有技术经验。与前一点相比,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大家都知道,正常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互联网技术也包括在内。如果一个人年纪大了,没有技术经验,只有两种情况:1、中途转行(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强行进入)。2.由于能力问题,现有经验不敢写在简历中(能力与经验/薪资不匹配)。3、大部分项目经验是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考试系统等项目经验。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评估申请者的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迭代,每年都会涌现出许多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和新兴产业。在笔者最近发布的招聘需求中。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系统占据了90%的份额。现在2019年,内部管理制度这么火?言归正传,我们在评估简历时应该考虑更多的“真实”项目。比如那个人当时在XX公司工作,公司当时确实在后台开发这个项目(外包除外)。4、项目背景不符合互联网开发背景。每年的市场走势都不一样,从早年的电商、彩票风波,到后来的O2O、中奖宝、直播、新零售。每个系列产品的出现都符合市场的定义。如果简历中出现彩票(2015年政府取缔互联网抽奖)、O2O、商城、多宝(2017年初取缔淘宝产品)、直播等18、19年刚成立的产品。显然这与市场需求很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具体情况是否有理解的余地。5、不同工作经历下多个项目的技术架构或项目结构一致,缺乏新意。一般来说,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技术栈,甚至产品趋势和模式也完全不同。因此,当一个应聘者在多个公司的多个项目中编写相同的技术时,业务流程是相同的。看起来很整洁,但实际上不太有说服力。6.技术太新,老技术却只字未提。技术太新颖了。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地向新技术靠拢。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资历深厚的CTO和架构师。往往会选择更稳定、更成熟、学习成本更低的现有技术。对新技术的追求不会过于明显。而培训机构则是“技术火爆就教”。所以,有很多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对老技术一窍不通。我什至没有听说过很多技术。7、工作经验丰富,但工作水平较低。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只从事的工作比较底层。这里有一个大问题。要么原公司不能为人员提供合理的发展舞台,要么人员能力不足以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工作。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人把经验打包的太多了,导致简历不和谐。这种情况需要对公司规模和背景进行评估。8、公司背景跨省市。许多雇主可能和我一样。最近收到的简历90%是跨城市跳槽的。其中,武汉占比超过60%。都是武汉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不到50人。还有厦门、宁波、南京等。这个问题我就不提了,大家懂的。跨地区跳槽不易验证。9.缺乏业余爱好者对技术热情的证据。一些眼力高、能力差的技术人员,做出了好几套管理制度。使用的技术确实是各种分布式、集群、高并发、大数据、消息队列、搜索引擎、镜像容器、多数据库、数据中心等,期望薪资也高于行业标准。一个对技术非常热衷的人,一定在业余时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技术上。然后就可以从这个人的博客和git地址入手了。甚至通过手机号、邮箱、昵称、马甲。去搜索引擎搜集验证此人是否有论坛、贴吧、开源组织的技术背景。2.进入面试阶段,如何辨别对方的水分辨别对方的水分没有明确的标准,但笔者可以提几点。这也是笔者在实际采访中的惯用做法。1、根据公司规模、团队规模、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人员合作方式等判断对方是否有工作经验。招聘初级、初级和中级IT人员时,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公司有多少人,产品团队有多少人,产品、技术、后台有多少人。端、前端、客户端、UI和测试。工作如何配合,产品做了多久,什么时候上线,上线后多久迭代一个版本,多久迭代一个活动,目前开发了多少用户(后端),并发多少等(后端)。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职业周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答案或多或少是无关紧要的,或者给出的答案是非常不合理的。2、公司入职时间、立项、完成时间、产品技术栈、迭代过程的背景验证。很多求职者为了追求更高的薪水,过度包装自己的简历。当我们问到:你是XX年加入公司的吗?你的项目是xxxx年启动的吗?你在项目中使用xx技术吗?每次上线前怎么复习。面对这些问题,应聘者给出的答案往往与简历不符。问题来了。关于项目中使用的技术,很多项目我们可以搜索项目的地址和APP。通过http协议、技术特征、抛出的异常特征大致判断对方使用的技术。如果候选人的答案明显不符合,哎。三、通过技术深度,辨别对方的技术水平1、判断对方的技术栈,比如:你做的最多的项目是哪个,为什么?您最喜欢使用哪些技术?为什么?2.确定对方项目的开发水平,比如:你的产品开发了多长时间,迭代了多长时间,发布了多少版本,开发了多少用户,已经开发了多少并发量带来了,营业额有多少?3、确定对方的技术属性,比如:你平时通过什么渠道与其他技术人员形成技术沟通和交流,主要与哪些技术交流?最近收到的面试官,很多面试官的简历都有层出不穷的各种技术。为了不与求职者的技术栈交叉,笔者特地选取求职者简历中所写或使用的技术进行查询。作者举了几个例子。1)求职者简历上写着熟练使用redis。介绍你用过redis的哪些数据结构,描述使用的业务场景;介绍一下你用什么插件来操作redis;介绍你使用的序列化方法;介绍一下你在使用redis时遇到的给你印象深刻的问题;2)求职者自称精通http协议,写过爬虫。介绍几个你知道的httphead标头,并描述它们的用途;如果前端提交成功,后端无法接受数据,此时你会如何排查问题;描述基本的http消息结构;如果服务器返回一个cookie,则将其存储在响应内容中的头字段名称是什么;当服务器返回Transer-Encoding:chunked;是什么意思?你了解分段加载并描述它的技术过程吗?死记硬背八股文是没办法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的。关注公众号:建筑之路,公众号后回复1024领取建筑师手册,少走弯路。当然,不同的技术,对应的技术深度自然是不同的。一般公式是这样的:你说你杀了一头猪。那么你杀了多少头猪,什么时候,杀了多少头猪,毛色。其实对方可能给你的答案是:我杀过十几头猪,我杀过五十斤,我杀过青、黄、红、蓝猪。那么问题来了。然而,我遇到的问题是:用了两年git却不懂github,用了一年redis却不懂数据结构和序列化,我是专业的爬虫却不懂不懂content-type的意思,用了搜索引擎技术也分不清两个分词插件,用数据库读写分离不知道同步延时等等。写在最后,笔者认为在招聘的过程中,并不是求职者不能打包,而是要尽可能做到满意和平衡。虽然这篇文章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作者提供了各种面试失败的经历。作者终于招来了如懿的小伙伴。也希望各位技术面试官尽快找到与其产品开发相匹配的IT合作伙伴。近期热点文章推荐:1.1000+Java面试题及答案(2022最新版)2.厉害了!Java协程来了。..3.SpringBoot2.x教程,太全面了!4.不要用爆破爆满画面,试试装饰者模式,这才是优雅的方式!!5.《Java开发手册(嵩山版)》最新发布,赶快下载吧!感觉不错,别忘了点赞+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