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中级考试的意义和价值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中级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参加通信专业技术人员初级、中级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相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从获得相应级别、类别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取得初级水平证书,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水平证书,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考试设有《通信专业综合能力》和《通信专业实务》两个科目,其中,《通信专业实务》科目分为交换技术、传输与接入(有线和无线)、互联网技术、动力与环境和终端与业务五个专业类别,考生要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来进行报考。这样可以使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工作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通信专业中级人员掌握通信专业法规、现代通信技术和业务的程度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考察其承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使考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这样可以使考生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竞争,保证了公平公正。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考试合格后,由各地人社部门统一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证书》,同时随同证书一起颁发一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合格登记表》,该表由当地人社部门盖章,提供给用人单位或人才机构存入考生个人档案。这样可以使考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国家的认可和证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