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昌信《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详解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了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调制、数字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等方面的知识。樊昌信教授的《通信原理》第六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以数学为基础,以物理为依据,以工程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知识,本文将对樊昌信教授的《通信原理》第六版的课后答案进行详细的解析。本文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分析和说明,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本文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和辅助,不代表教材或者教师的观点和意图。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以及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本章的课后习题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信息源、信息量和信息熵
3.信道容量和香农定理
4.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5.通信系统分析方法
1.1 试述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通信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信息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可以是模拟或者数字的。
2.发送器:对信息源产生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使之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
3.信道:连接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媒介,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的。
4.接收器:对从信道中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
1.2 试述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有何异同。
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异同如下:
1.相同点:都是由信息源、发送器、信道和接收器四个部分组成;都需要对信息进行调制和解调;都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2.不同点:模拟通信系统中,信息源产生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发送器和接收器对信息进行模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