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9日,第六届MVNO国际虚拟运营大会暨增值服务中国增值电信业务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虚拟运营分会和中视网AsiaOTT联合主办。
容联云通信作为中国智能语音通信产业联盟主办方,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在8月9日上午举行的增值电信业务主题报告会上,容联云通信CTO徐志强分享了《通讯智能化的趋势演进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容联CTO徐志强深度变革AI+通信技术赋能企业三大场景。
人工智能经历了许多坎坷,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推理时期到1990年代后期的知识时期,走向商业应用用了六十年的时间。
,然后在过去十年的机器学习时期,计算机开始从数据中学习算法。
目前,深度学习在语音和图像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迎来爆发。
虽然从0到1的探索还充满诸多未知,但从1到1的创新已经悄然兴起。
国内AI+通信应用层面加速创新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谈到AI+通信的应用时,许志强表示,智能通信产业年规模可达1亿,覆盖数万家企业。
沟通是基础,AI是大脑。
人工智能时代的通信具有感知、意识和知识三大明显特征,成为连接、感知和计算的新型网络。
智能通信服务应该建立在企业中挖掘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形成的知识图谱上,并通过这个知识图谱构建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器推理判断的系统性能。
相对准确地回答问题,延伸智能服务范围,形成完整自然的人机交互。
未来企业客户需要一体化、平台级的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场景赋能: 1、客服智能AI赋能客服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优化人员结构,降低成本。
维护成本,提高客户问答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2.智能语音交互用最低的成本享受最接近真人的高价值语音交互服务,完成自动外呼-语音识别-全双工实时交互-手动无缝接管-质量全流程检验服务。
3、企业办公智能化。
智能化改变了以往企业内部复杂、低效的办公通讯及相关服务,实现快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电话+对话”双材质机器人用科技构筑行业壁垒。
在AI+通信的产品策略和布局上,容联始终聚焦“高效转型”和“低成本管理”的价值实现。
鉴于传统客服能力有限、客服团队维护成本高、常见问题重复率高、社交平台逐步向服务平台推进、服务平台难以统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客服回答标准,推出了智能电话机器人、智能会话机器人,可根据不同企业场景需求自由组合切换。
在营销和客服领域,除了客服和营销人员的培训和流动带来的成本问题外,效率也很容易受到情绪和工作习惯的影响。
使用容联电话机器人进行营销,用机器人智能手机代替人工,达到筛选意向客户、锁定目标客户、对不同客户进行精准分类的目的。
这项任务可以以远快于体力劳动的速度完成。
其执行和学习能力可以使呼叫/应答、多轮对话、客户档案记录和评级以及其他呼叫流程更加高效,同时还通过深度学习和自动化流程和决策创造巨大效益。
同时,外呼机器人的成本约为人工的五分之一,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在智能助手等基于文本的智能场景应用中,容联对话机器人结合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包括关键词提取、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以及深度学习相关算法,使机器人对话可以从语义理解升级到对话。
逻辑理解、基于对话内容上下文的综合语义分析、智能反问锁定用户真实意图。
配合智能反问、多轮互动、主动引导,保证任务高效执行,提高咨询问答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可以节省30%的人工成本,把80%的问题交给机器人。
目前,容联智能手机和会话机器人已应用于金融服务(还款提醒)、教育培训(课程推广)、房地产(楼盘推广)、企业物流(快递通知)、保险服务(首轮获客沟通)、企业员工协作等多个领域都有成熟案例,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服/营销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已全面铺开,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转型和转型低成本管理,提高售前售后服务满意度,积极打造真正属于AI时代。
为客户提供全媒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