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樊昌信曹丽娜第七版教材第二章ppt讲解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根据樊昌信曹丽娜第七版教材的第二章ppt,对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第二章的主题是信号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信号的分类和表示:根据信号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等。每种类型的信号都有相应的表示方法,例如波形图、频谱图、复指数函数等。
2.系统的分类和特性:根据系统对输入输出关系的描述,可以将系统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稳定系统和不稳定系统等。每种类型的系统都有相应的特性,例如叠加原理、卷积运算、冲激响应、传递函数等。
3.系统的频域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傅里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将系统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从而更方便地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频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输入信号的放大或衰减程度,以及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情况。
4.系统的采样与重建:为了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即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取样并量化。采样过程需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即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否则会产生混叠现象。为了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重建,即通过插值或滤波等方法恢复出原始的模拟信号。重建过程需要满足奈奎斯特重建定理,即重建后的模拟信号必须与原始模拟信号在采样点处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