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通信原理概述:樊昌信第七版第二章内容解析

时间:2023-06-28 04:00:37 信息发展

通信原理概述:樊昌信第七版第二章内容解析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信息的产生、传输、接收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文将对樊昌信教授编写的《通信原理》第七版的第二章进行内容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模型与信号表示的相关知识。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是指由信息源、发送器、传输介质、接收器和信息终端组成的系统,它的目的是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送到信息终端。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根据信息源和信息终端的性质,还可以分为基带通信系统和带通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是指使用模拟信号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系统,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等。数字通信系统是指使用数字信号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系统,例如电话、互联网等。基带通信系统是指使用低频或直流电平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系统,例如电报、传真等。带通通信系统是指使用高频或交流电平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系统,例如无线电、光纤等。

信号表示

信号是指能够传递或表达信息的物理量,它可以是时间函数、空间函数或时间空间函数。根据信号是否连续变化,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根据信号是否取值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幅度信号和离散幅度信号;根据信号是否具有确定性,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随机性信号;根据信号是否具有周期性,可以分为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

对于连续时间连续幅度的确定性周期性信号,可以用傅里叶级数进行表示;对于连续时间连续幅度的确定性非周期性或随机性有限能量或有限功率的信号,可以用傅里叶变换进行表示;对于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确定性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有限能量或有限功率的信号,可以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表示;对于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确定性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有限能量或有限功率的信号,可以用Z变换进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