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它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和支撑。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它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也是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支持学科。
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5月成立的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该系是全国最早开设无线电专业的高校之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无线电技术人才。1981年9月,无线电系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拓展了教学和科研的领域。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设立了通信工程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波技术等课程。1994年5月,新成立的上海大学将原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上海市电子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原上海工业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和原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合并组建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并设立了通信工程系。1997年,通信工程系首届本科生毕业。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创新,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形成了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为主要方向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该专业拥有教职工108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33人(IEEE fellow1人、国家优青3名),副高级职称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3人。该专业还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技术训练中心、教育部实验室、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
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依托深厚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实践资源,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与产业需求不断推进教育改革。2013年起实施的课程项目改革覆盖本专业所有学科基础课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研发、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优势。近3年本科生参与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计划的人数比例达到30%。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3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
2.科研方面,该专业瞄准国际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根据国际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需求,锐力进取,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师生的创造力,提高学术水平。该专业拥有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7年7月被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被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5月被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建设“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2016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该专业还拥有上海市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天线与微波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上海大学现代通信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近年来,该专业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重点、军口重点等科研项目,并获得多项国家级、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3.人才培养方面,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通信工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融合,知识与能力相协调。该专业设置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涵盖了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该专业还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流访问、联合培养、双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