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随着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迄今为止,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从2000年到2020年,从第一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到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卫星入轨,20年,我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将摆脱我们的对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如今,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通信、交通、农业、测绘、救灾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北斗的帮助,我国的国防也将更加强大。(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供应商。)界面介绍及效果预览采用HT自主研发的2D/3D引擎网络。场景、数据面板和动画驱动制作了一个卫星发射demo,如图是一个完整的界面展示:由中心场景和两侧数据面板组成,场景支持常规的旋转、平移和视角zoom,数据面板模拟显示火箭和卫星的一些相关信息。火箭发射及卫星绕轨动画系统分析火箭发射的五个动画过程分别为:装药检查完成、稳定器点火、发射部署助推器点火、加速助推器分离、二次火箭点火、推力释放、整流罩剥离、以及二级火箭分离并释放卫星。入轨时间轴的五个时间节点分别对应上述五个过程。通过点击时间节点,可以单独播放对应过程的动画。飞行第三个过程如下:动画控制按钮Play:开始播放动画Pause:暂停动画Resume:继续动画Replay:重播动画剩余油量表示模拟火箭的燃料储备信息和螺旋桨。过程事件列表记录了卫星升空过程的不同阶段,点击【显示】显示当时的场景界面。实现价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和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互通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坚持和践行“中国北斗、世界北斗”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世界、造福人类。作为北斗卫星的唯一运载工具,长征三号系列火箭也功不可没。在过去的20年里,它们的发射次数多达44次。它们搭载着北斗系列卫星,承载着祖国导航系统的希望和未来,奔向浩瀚的宇宙,成功地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诞生和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综上所述,科学家们正在太空中布置星星,最终将北斗系统从愿景变为现实。未来,北斗系统将发射多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全球基础导航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实现全球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准单点定位等服务能力。2019年我们还更新了上百个工业互联网2D/3D可视化案例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新奇的例子,发现不一样的工业互联网:《分享数百个 HT 工业互联网 2D 3D 可视化应用案例之 2019 篇》,更多行业应用案例请参考官网案例链接:https://www.hightopo.com/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