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开放银行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13年9月,中国银行开放平台1.0版上线,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向开放转型。中国银行开放平台基于中国银行庞大的用户数量,通过API接口实现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服务接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在线金融服务体验。据壹智库不完全统计,至少8家银行,包括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提出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构想。2018年平台开放生态或推出开放API,因此有人将2018年称为“中国开放银行元年”。2018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国内首家API银行(无界开放银行)。APIBank将浦发的金融服务嵌入到各合作伙伴的平台和业务流程中,积极融入互联网生态,突破传统实体网点和手机APP的局限,围绕客户需求形成“即用即用”的跨境服务和经验。截至2019年7月,浦发银行API银行已开通279个接口,涉及银行开户、网贷、境外金融、跨境电商、支付等业务功能。中国工商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提出,将“全面实施e-ICBC3.0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推动传统金融服务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体系”。生态系统,并在我们周围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银行”、全方位创新的“开放银行”、万能应用的“智慧银行”。2018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宣布推出开放银行管理平台,将建行的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嵌入第三方,并将银行服务延伸至用户生活场景。2018年9月,招商银行宣布迭代推出“招行”和“掌上生活”两款App产品7.0版本,支付系统实现金融服务之间的连接通过API、H5、App跳转和生活场景,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也在近年提出了开放银行在金融科技探索中的战略或转型方向,希望能更频繁、更深入地对接与场景和用户。而近年来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和一些民营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股东或员工的互联网基因为基础,在监管??的引导和要求下,以开放的理念和开放的模式开展业务,探索以其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开放平台,打造金融连接器。亿联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众邦银行等民营银行特别强调开放性和连通性。2、“走出去,引进来”模式连接客户近年来,中资银行在“开放银行”的道路上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模式。总体而言,目前的模式可分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从内容上看,主要以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主,而金融业的数字产业化还处于探索阶段。所谓“走出去”,是指通过API、SDK等技术手段,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合作公司渠道,融入第三方渠道的各类生活金融服务场景。不要求用户改变个人渠道使用习惯,无论在社交平台还是资讯平台都可以享受银行服务,真正实现“先场景,后金融”的服务模式。以开放的商业模式,突破突破传统实体网点乃至APP的局限性,将产品和服务嵌入到生态合作伙伴的平台和业务流程中。以光大B以ank为例。支付、支付等方面已经打通。据统计,仅网贷、资金托管、账户系统三类业务,对外提供了720个API接口,提供了SDK、H5、小程序等多种接入方式.目前,光大银行已与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交通、房地产、电力、教育等十余个行业的1600多家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所谓“引进来”,就是引入合作伙伴加入银行自建生态!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客户资源和数据,通过自建平台吸引第三方合作伙伴接入银行平台。在丰富自身服务场景和类型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与第三方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双赢!以浦发银行为例,浦发银行利用API连接构建生态,拓宽服务边界。浦发银行APIBank以API架构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内置生态和外部场景,跨界连接各行业,建立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以开放的商业模式,突破传统实体网点乃至APP的局限,将产品和服务嵌入到生态合作伙伴的平台和业务流程中,依托合作伙伴打通“最后一公里”连接用户拓展SPD跨界合作的边界,实现客户拓展和流量提升。截至2019年上半年,浦发银行API银行开放平台已发布API服务304项,对接合作伙伴应用超过129家。三、FinClip在开放银行的实践案例“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银行业务逻辑已经在多家银行得到验证,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在过去的几年里,FinClip也亲自参与了多家开放银行的技术建设。下面以某大型商业银行为例,介绍开放银行在技术建设上的实践路径。背景:某商业银行APP,专注于场景化运营,构建非银行生态,专注于场景服务的每一次新探索。近年来,尝试自有生态小程序试点,打造标准化服务,快速对接行业优质旅游、生活优惠、健身娱乐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为互联网融合赋能。金融APP场景服务。在自建生态的过程中,它遇到了三大困难。1、如何让合作伙伴便捷、低成本的进入银行生态?2.如何管理众多伙伴?3、多端开发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商业APP围绕场景化运营着力构建非银行生态,基于FinClip构建开放平台。通过接入FinClip小程序运行时SDK,APP具备低门槛引入合作商户的能力。FinClip协助银行对外提供标准的开发语法和开发工具。商户无需反复修改业务代码,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商家以租户身份进入平台,通过提交小程序向平台提交内容。同时,银行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API和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只允许受信商户调用指定API或手机、页面权限,有效管理业务权限。大量合作伙伴的引入伴随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必须在代码层面做到内外部开发分离。基于FinClip,银行类APP可以实现内外部开发分离。商户基于FinClip沙盒(独立运行的APP&FIDE),可以在组织环境外实现组织特定功能的联调,如:登录、支付等。在FinClip平台运营端,银行可实现服务商入驻审核和小程序(业务内容)审核,同时对业务内容进行上下架管理。新版本上架后,可将相应内容热更新至App,无需App重复上架;如果业务内容有任何异常,也可以随时下架。开发分离和热更新的模式保证了银行APP的代码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以运营为核心的银行类APP,快速验证功能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是运营商的核心诉求。利用FinClip小程序支持多版本灰度发布和A/B测试能力,可针对不同用户画像进行个性化投放,帮助运营商精准及时触达用户,达到留存、激活、和业务增长。数据反馈好的功能点可以快速应用到所有用户,否则快速迭代或下架。基于FinClip的管理背景,帮助运营商降低研发依赖,快速赋能营销会展。FinClip凭借其插件化、嵌入式、轻量化、灵活化的产品特性和行业领先的优势,赋能银行、证券、政企、电商、航空、园区、零售等众多行业,在无界开放中银行、数字券商、监管合规科技、电子政务、信创等方面有更多特色鲜明的创新应用案例。现在登录官网点击咨询,获取行业解决方案!
